第二讲、书院与近代经学PPT.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书院与近代经学PPT

第二讲 书院与近代经学 主讲 於梅舫书院溯源起于唐朝,最初是修书、校书之所,兼有选拔贤才的义务。王应麟《玉海》:院者,取名于周垣也。(与宫、殿、观、阁、馆同为房屋名称。)袁枚《随园随笔》卷十四:“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丽正书院、集贤书院《旧唐书·职官志》: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在乾元殿东廊下写四部书以充内库,专设校定官4名。《新唐书·百官志》:开元六年(718)乾元殿改称丽正修书院,专设检校官,改修书官为丽正殿直学士。《旧唐书·艺文志》:玄宗命左散骑常侍、昭文馆学士马怀素为修图书史,与右散骑常侍、崇文馆学士褚无量整比,会幸东都,乃就乾元殿东序检校,又借民间异本传录,及还京师,迁书东宫丽正殿,置修书院于著作院,其后大明宫光顺门外,东都易福门外,皆创集贤书院,学士通籍出入。《百官志》:集贤殿书院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者,著述可行于世者,考起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校书四人,正字二人。唐诗与书院书院之名,渐用于民间,多为读书之所。韩翃《题玉真观李泌书院》:白云斜日影深松,玉宇瑶坛知几重。把酒题诗人散后,华阳洞里有疏钟。王建《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枯枝。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如。贫来缘未有,客数独行迟。杨巨源《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宋初四大书院范成大《衡山记》:徂徕(泰山东南侧徂徕山)、金山(江苏句容茅山)、岳麓(善化岳麓山)、石鼓(湖南衡阳石鼓山)。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白鹿洞(庐山五老峰下)、嵩阳(河南登封太室山)、岳麓、睢阳(河南商丘)。王应麟《玉海》:白鹿洞、嵩阳、应天、岳麓。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白鹿洞、石鼓、应天、岳麓。《文献通考·职官考》:白鹿洞、嵩阳、应天、岳麓。南宋书院讲学之风官学与私学程大昌《程氏续考古篇》“注疏”条:《谈苑》曰:唐贡举三礼所议用孔颖达《疏》,而注文乃用李林甫,甚相矛盾。事下有司,胡旦驳其非是,然朝廷不曾果决。按唐制,《孔疏》既成,诏颁之天下学者不得违《疏》。此之兼用李林甫说者,当是林甫势盛,人不敢议耳。……国初此风犹在,故有试“当仁不让于师”者,疑此之师于师友之师,训理不安,而改其训以为众,其味可谓深长矣。宰相以其与先儒立疏违异,竟退黜之,此则唐之习见未改矣。朱熹(1130年-1200年),江南东路徽州婺源人,出生于福建尤溪县,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谥文,又称朱文公。后世尊称朱子。《中庸序》与道统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闲,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佛者,亦有之矣。朱熹既以三代周孔之道,晦塞于汉唐,而又复明于当日,则所以讲诵传述者,有待于师道的兴起,而其中精神所寄,则微见于书院之讲学。朱熹自造章句、集注,与朝廷所颁布的《十三经注疏》以及熙宁《三经新义》不同。元明书院讲学之风稍息南宋书院讲学之风极盛,所讲大多渊源伊洛,别标新意,与朝廷功令汉唐注疏之说不同。及元仁宗皇庆中定制,改遵朱熹章句、集注。明代承袭元制,又编五经四书性理大全,然后以前书院私人之讲章,悬为朝廷一代之功令。于是,功利所在,学者趋风,而书院讲学之风遂衰息。其弊端,在于学者只知科第,而学问尽于章句。王阳明与明代书院讲学之风阳明良知之学,即针对当时章句训诂功利之见而发。其随地讲学之所,有龙岗书院(正德三年在龙场),有贵阳书院(正德四年在贵阳),有濂溪书院(正德十三年在赣),有稽山书院(嘉靖三年在越),有敷文书院(嘉靖七年在两广)。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阳明子。绍兴府余姚县人。官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