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组建“中国出版发行商务网”的策略建议
关于组建“中国出版发行商务网”的策划建议
一、 基本思路
通过建立一个能将作者--出版商--发行商--读者(其中发行功能将随着网络平台功能的加强而逐渐弱化)紧密联系的基本平台和网络,形成行业垄断资源优势,占据行业发展的至高点,来强化中国传媒第一的形象、地位和优势,并通过该业务链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效益。 这个方案的实现至少能带来三大好处: 一是出版发行业务本身与电广传媒的主业十分紧密,能很好地强化中国传媒第一的形象和地位。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已有音像制品、报刊等出版物的发展。 二是该网的组建志在形成一个将作者--出版商--发行商--读者紧密联系的基本平台和网络,建成之后,必然拥有从源头(图书资源)--发行渠道--最终读者的丰富的业务链资源优势,并据此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效益。 三是为即将建成的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提供增值业务基础--丰富的信息资源,解决有路无车的普遍问题,强化宽带网络的行业竞争优势,使宽带建设与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相辅相成,为早日实现宽带业务的盈利提供可能。 另外,从社会角度来说,该网的建成必将对出版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将在探索网络出版发行的技术、促进电子出版物的普及、简化图书的发行流程、降低发行成本、加强作者与读者的联系与交流、优化图书资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 需求分析
1、世界出版网进行的《我国国民读书状况的部分统计与分析》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接受因特网上的书评与推荐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读者三倍于总体样本的平均值,特别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国民,网上的书评和推荐是他们获取图书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截止到2000年12月31日止,中国的网民已达到2250万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大专以上。说明出版发行网已有很好的用户基础。 2、由美国一家经营管理顾问公司Pricewater House进行的另一项调查表明,2004年之前电子出版将会对图书出版业的所有环节产生重大影响。2004年之前,电子图书将占所有销售额的26%,消费者用于电子图书的花费将达到54亿美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67亿美元。出版业面临全面快速转型的问题。而从下面的数据来看,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达13万种以上,大家连上网都还谈不上,就不用说网络出版发行了,这必然存在巨大的网络出版发行需求。 3、下表是1997和1999年的图书出版和发行情况总表,摘自《出版年鉴》。从表中看出,我们每年出版的图书达13万种以上,有各类出版社3000多家。目前有自己网站的出版社只有104家(在世界出版信息网上登记的),期刊更是基本上没有上网,只有27家,这些已上网媒体也仅仅有些介绍,基本没有内容的上网。如果有10%的出版社想上网,却又不想(或不能)自己建网站,就有300家的网站建设的需求,这又必然带来巨大的虚拟主机和空间的需求,这正是有线电视网可提供的主要业务之一。 附:
年份 图书出版 报纸出版 期刊出版 出版种类 出版社数 出版种类 出版社数 出版种类 出版社数 1997 120106 732 2149 206 7918 2027 新版图书 重版图书 1999 83095 58736 4、世界出版网进行的阅读倾向调查表明,读者阅读图书的最主要来源是购买,但值得注意的是,有3/4的人却习惯在家里读书。电子出版物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如果能通过互联网出版发行电子出版物,大家就不用上书店,而是直接从网上购书,并呆在家中读书了。如果上述13万种出版物中有1%的电子出版需求,就有1300种电子出版物要制作――巨大的电子图书制作出版需求。 5、据有关权威媒体的统计,在美国,出版业是仅次于金融业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网应用行业。而在我们可以说还刚刚萌芽。我坚信,网络出版发行的热浪即将到来!
三、 现状与必要性分析
1、 市场进入情况分析 目前该行业的进入者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新兴的电子发行网站。他们主要是应网络文学和各种电子杂志创作者的需求而产生的,与传统出版业的联系不深,即便有也还停留在为有网上版本出版商提供发行窗口,还没有插足出版行业的迹象。比如希网网络和通易电子发行专家。但他们有很好的电子出版物的发行管理平台。如果能与传统媒体完成合作,转型应该较快。而各类网上书店也只是提供网上新华书店而已。 二是各种出版发行机构创办的出版发行网站。这些网站考虑了出版业的一些功能和特点,但目前都还停留在信息发布的层面,真正的商务水平还不高,而且也局限在为出版社本身服务上,并未提供社会服务。如果他们的技术障碍被突破,并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三是综合门户网站提供的报刊杂志订阅频道等。顾虑其业务方向,他们大都不太可能做成专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