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与社会风俗
汉字与社会风俗 汉字与古代婚俗 汉字与群婚 汉字与抢夺婚 汉字与交换婚 群婚 一是女感天而孕,人感天而生。《说文》: 姓,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 孩子因母亲与天象感应而生,何等离奇!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古籍中屡有记载。 《诗经·大雅·生民》:(姜嫄)履帝武敏歆……载生载育。 《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东汉郑玄笺:“天使鳦下而生商者,谓鳦遗卵,娀氏之女简狄吞之而生契,为尧司徒,有功封商。” 《史记·五帝本纪》张守节正义说黄帝的出生是: (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 又说到舜的出生是: 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 二是子依母得姓。《说文·女部》: 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 姬,黄帝居姬水,因以为姓。 姚,虞舜居姚虚,因以为姓。 由此推断,上古的嬴、妫(舜后,封于陈)、“姞”(吉)等姓都是因母亲而得。这是母系社会早期实行的群婚制度的反映。男女交接混乱,女子受孕而不知时,于是认为与神灵相感应,事实上是一种回避事实的说法。《吕氏春秋·恃君》:“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抢夺婚——说“婚”、“娶” 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昏。 《白虎通义·嫁娶》: 婚姻者,何谓也?昏时行礼,故谓之婚也。 许慎的解释是说按照礼法要在黄昏时候举行婚礼,原因何在?实际上是抢婚习俗在文字上的反映。抢婚是由族内婚发展到族外婚的一种婚俗,其特征当初是男子未经女子本人及亲属同意,将女方劫归为妻。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仪式,当今有些少数民族有昏夜迎娶,假抢新娘的婚俗。 比如瑶族就有这种迎亲方式:夜晚男方结伙高举火把冲向女家,半路上女方人马也杀出来,南方抢到新娘,女方回抢。最后新娘新郎悄悄溜出队伍,战斗停止,再举宴庆贺。《女部》: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 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 “取”是用武力获取,由“取”构成的“娶”字也就有了抢新娘的文化含义。 从文献中也可以发现蛛丝马迹。《周易·屯卦》六二爻辞: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贲卦》六四爻辞: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男婚女嫁本来是喜庆的事,却偏偏采取武力的方式,原因何在?我认为这和人类历史上母权与父权的斗争有关。 在母权时代女子生活在娘家,以保障母系的权力和财产。比如现代个别民族还实行妻方为主、夫从妻居的婚俗。《旧唐书·北狄·室韦传》:“婚嫁之法,男先归女舍,三年役力,因得亲迎其妇。”这也许就是母权的遗留。男权形成以后,男子要求女子落户男家,女子一旦从夫而居,则将丧失其地位,成为男权的附庸,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就要在婚姻上采取反抗行为,其结果就是抢夺。 交(表)换婚 : 说“媾”、“甥”、“舅”、“姑” 《说文·女部》: 媾,重婚也。清段玉裁注:“重婚者,重叠交互为婚姻也。”意思就是交换婚姻。 甥,谓我舅者,吾谓之甥也。 舅,母之兄弟为舅,妻之父为外舅。 段玉裁注:异姓可称舅,故妇称夫之父曰舅,男子称妻之父曰外舅。 男子称妻父为舅,称母之兄弟亦为舅;同样,妻称丈夫的父亲为舅,称母亲的兄弟也为舅。显然,这种关系存在的前提只能是两个家族的同辈女子实行交换成婚。因为交换是在异姓家庭之间发生,所以丈夫称呼妻子的父亲时要加“外”。《释名·释亲属》:“妻之父曰外舅,言妻从外来,至己家为父,故反以此义称之。” 姑,夫母也。 《尔雅·释亲》: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 这是近亲结婚,男子娶舅父的女儿或姑母的女儿为妻,女子亦以舅父的儿子或姑母的儿子为丈夫,在这种交表婚制下,舅父当然就是公公(舅)或岳父(外舅),姑母就是婆婆(姑)或岳母(外姑)了。 《礼记·檀弓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