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法健脾除湿
《金匮要略》选读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主讲 牟慧琴 一、概述:三病概念 1、痉病是以人体津液虚少,外感风寒而出现四肢 痉挛抽搐的一种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感冒高热惊厥的疾病。 2、湿病以脾虚之人,外感湿邪而出现四肢肌肉关 节疼痛的一种疾病,类似于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疾病。 3、暍病是以人体阴阳气血俱不足为根本,外感暑热而出现全身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似外感寒邪的一种疾病。 三病合篇的依据及其意义: 三病病因相同,均由外感;最初症状均有恶寒发热。治疗思想均为扶正驱邪。因此同篇便于症状鉴别。 三病病位相近,三病均具有伤寒与杂病的过度性质。 三病病因体质属性不相同,因此疾病的最终结果不同,具体治疗方法不同。 痉病:特征性诊断症状: 痉病以外感原因引起, 症状:恶寒发热,颈项强急,口噤不开,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 痉病之抽搐与“诸暴强直”“诸痉项强”病因有别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不同于外感痉病。 《内经》“诸暴强直”与风相关;亦或血虚风动;亦或外风引动。 “诸痉项强”与湿相关;湿阻经脉颈项强几几。 痉病:病理基础: 原文、4、5、6。 太阳病,发汗大多,因致痉。(4)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5)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6) 证型区别:原文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 原文分析 1.提示痉病的原因与外感风寒、正气不足,津液虚少有关,因为风热邪气外感阴虚有热之人,外热伤津,热入里炽盛,津液更伤,津液虚少,不能濡养经脉,经脉痉挛;或因为风寒邪气外感阴虚有热之人,郁闭体表,里热炽盛,津液更伤,津液虚少,不能濡养经脉,经脉痉挛。 2.痉病津液虚少的原因,与发汗太多、风病下之、疮家腐血、血虚有关。 病因病机及治则: 病因: 邪气原因:外感风寒; 体质(正气):津液亏虚,阴虚内热 病机:原本体质津液亏虚,阴虚内热之人 1、外感风邪,风性开泄,更伤津液,经 脉失养,拘急抽搐。 2、外感寒邪,寒邪束闭体表,内热不得 外泄,更伤津液,经脉失养,拘急抽搐。 痉病以津液不足,筋脉失养,外感风寒为病理基础。因此治疗原则:生津解表。 症状表现:原文7、8、9。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7)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8)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9) 原文分析: 伤寒外感,表现为恶寒发热的症状全身一致; 而痉病则表现为身热足寒,时头热,面赤目赤;并且有抽搐现象:颈项强急,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再者,痉病发汗后,易于感受寒湿,症状见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说明属于虚证。发汗表不解,徒伤津液。 脉象无变化(紧弦),但腹部胀大,说明内部脏 腑痉挛改善;若脉象伏弦,则里阳未复,痉仍不解 辨证论治:柔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2)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11) 栝萎桂枝汤方: 栝萎根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原文分析: 1、柔痉症状及脉象:发热,不恶寒,说明外感风热阳邪,肌表开泄;体质阴虚有热,因此病理以阴伤,经脉失养为主。故柔痉的抽搐状态是虚缓,“几几然”,脉沉主里虚,迟主营中寒。 2、痉病治法:生津解表,养阴清热。 3、方剂:栝萎桂枝汤方: 4、方解:桂枝汤养阴和营为主方,以天花粉为清热生津的主帅,阴血充,经脉和缓,诸证解。 欲作刚痉: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1)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12)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灸) 生姜三两(切) 大枣 十二枚(孽)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 原文分析 1、刚痉症状及脉象:发热无汗反恶寒,脉紧弦 2、无汗是刚痉外感寒邪,郁闭体表之意义,故无 汗;小便反少,提示内热,即津液未外失的状态 下,津液真正缺少(与柔痉对比)。气上冲胸,提示内热向上的趋势,是决定邪从表解的治疗依据,顺其势治疗方法。 3、治法:清热生津,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款比亚迪宋PLUS EV豪华尊贵旗舰型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第1课《初三,我来了》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九年级全一册.ppt
- 2023全域用户经营白皮书:STAR模型,从用户运营到生意增长.doc VIP
- NBT 35042-2014 水力发电厂通信设计规范.pdf
-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VIP
- “三个聚焦”内容个人自查报告.docx VIP
- 2024年充电宝市场现状分析:充电宝全球市场销售额达到224亿元.docx
- 各种烟气焓温、密度、比热计算表.xls VIP
- 考试妇科试题.docx VIP
- 德国科技创新与产业趋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