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卡尔文循环.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卡尔文循环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概念 (一)碳素营养 (二)碳素同化作用 (三)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CO2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无机物变为有机物 约合成5千亿吨/年 (二)太阳能转变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转化3.2×1021J/y的日光 (三)维持大气中O2和CO2的相对平衡 释放出5.35千亿吨氧气/年 (四)指导科学研究 ;第二节 叶绿体和光合色素;一、叶绿体发育、基本结构和成分;水稻叶绿体;;棉叶栅栏细胞;(二) 叶绿体的基本结构;;;2.基质(间质)及内含物 被膜以内的基础物质; 成分:可溶性蛋白质,其它代谢活跃物质; 内含物:淀粉粒,质体小球。 3.类囊体(片层) 基质类囊体: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 基粒类囊体: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成基粒。 ;(三)叶绿体的成分;二、光合色素的化学特性 (一)叶绿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叶绿醇;(二)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胡萝卜素(C40H56)呈橙黄色,有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 叶黄素(C40H56O2)是由胡萝卜素衍生的醇类;(一)吸收光谱 1.叶绿素吸收光谱 两个强吸收峰区:640~660nm的红光, 430~450nm的蓝紫光 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的高,蓝紫光区的吸收峰则比叶绿素b的低。 2.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 类胡萝卜素吸收带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 基本不吸收黄光,从而呈现黄色。;;(二)荧光现象 1.概念 2.形成机制;为什么叶绿素发出的荧光是红色的? 为什么植物的叶片观察不到荧光现象? ;(三)磷光现象 1.概念 2.特点;四、叶绿素的形成(一)生物合成;(二) 植物叶色 1.正常叶片中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子比例 约为3:1; 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分子比例也约为3:1; 叶黄素与胡萝卜素约为2:1。 2.影响叶片中色素数量的因素 植物种类 叶片老嫩 生育期 季节;;第三节 光合作用过程(Ⅰ):光的吸收 ;;二、原初反应 (一)概念 指从光合色素分子被光激发,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止的过程。 (二)组成 聚光色素系统+反应中心=光合单位;;;1.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概念:没有光化学活性,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 组成:大部分chla 和全部chlb、胡萝卜素、叶黄素 功能:吸收传递光能,方式有激子传递和共振传递;2.反应中心 概念: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膜蛋白复合体 组成: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原初电子受体、原初电子供体、次级电子供体和受体等 反应式: ;一、光系统(PSⅠ和PSⅡ);二、光合电子传递体及其功能;;(二)质醌(PQ) 特点: 也叫质体醌,是PSⅡ反应中心的末端电子受体; 脂溶性分子,能在类囊体膜中自由移动,转运电子与质子; 含量高,称“PQ库”。 作用: 传递电子、建立类囊体膜内外建立质子梯度 机制: ;(三)Cytb6/f复合体 特点: 功能: 催化PQH2的氧化; PC的还原; 把质子从类囊体膜外间质中跨膜转移到膜内腔中 组成: Cytf、Cytb 、Rieske (铁-硫蛋白)、2个醌氧还部分。;;(四)质体蓝素(PC) 特点: 位于类囊体膜内侧表面的含铜的蛋白质 功能: 将电子传给PSⅠ;(五) PSⅠ复合体 特点: 功能: 组成: 捕光复合体Ⅱ 反应中心色素P700 电子受体 ;(六)铁氧还蛋白(Fd)和 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FNR) 特点: 存在类囊体膜表面的蛋白质; FNR是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末端氧化酶。 功能: Fd是通过铁离子的氧化还原传递电子; FNR 依靠核黄素的氧化还原来传递H+。 反应式: 2Fd还原+NADP++ H+ FNR 2Fd氧化 + NADPH;(七)光合电子传递方式 1.光合链概念 在类囊体膜上的PSⅡ、PSI之间几种排列紧密的电子传递体 完成电子传递的总轨迹 2.光合电子传递的“Z”方案;;3. 光合电子传递的类型 (1)非环式电子传递 H2O→ PSⅡ→PQ→Cyt b6/f→PC→PSⅠ→Fd→FNR→ NADP+ 4个e-,2个H2O,1个O2,2个NADP+,8个光量子,8个H+;(2)环式电子传递 PSⅠ→Fd→PQ→Cytb6/f→PC→PSⅠ 环式电子传递不发生H2O的氧化,也不形成NADPH, 有H+的跨膜运输,可产生ATP, 每传递一个电子需要吸收一个光量子。; (3)假环式电子传递 H2O→PSⅡ→PQ→Cytb6/f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