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 李卓(临江市医院CT科 吉林临江 134600)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49-02 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原发性间叶性肿瘤。以往人们依据肿瘤发生部位和形态学表现将其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或神经纤维瘤和肉瘤等。由于病理学技术的限制,胃肠道许多混有平滑肌纤维或神经束的梭形细胞肿瘤,常被诊断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在的研究认为其中大多数为c-kit阳性或CD34阳性类似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的间叶性肿瘤,即目前的定义的胃肠道间质瘤,而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只占极少数。GIST的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CD117、CD34阳性。而CD117 对GIST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以往受重视的CD34更具有诊断意义。 现整理2005-2009年我院经手术 、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9例CT资料,以探讨CT对GIST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该疾病CT 表现的认识。 1 方法 采用美国GE Hispeed NX/ i螺旋CT机,均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患者禁食6h以上,扫描前15~20min肌注654-2 20mg,而后口服温开水400ml充盈十二指肠,扫描前再口服600-1000ml充盈胃体。常规取仰卧位,扫描区域自膈顶至髂棘水平。先行平扫而后增强,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碘海醇100ml,注射速率3ml/s,扫描参数120kV,200mA。三期增强分别于注射开始后22-30s(动脉期)、60-70s(门脉期)、150-210s(延迟期)(3-4min)扫描,层厚7mm,螺距1。 2 结果 9例GST中,发生于胃体4例,胃底3例,胃窦2例。向腔内生长的5例,向腔外生长的2例,腔内外同时生长的2例。平扫肿瘤密度多均匀,CT值约37-55HU,1例不均CT月16-57HU。 增强扫描呈较均匀强化,其中轻、中度强化7例,CT值约58-76HU,明显强化2例,静脉期较动脉期强化显著。 3 螺旋CT表现 肿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形或呈分叶状以腔外生长为主,可向腔内生长或骑跨胃腔,边界大多清楚。肿块的形态或密度与大小和位置相关,肿瘤小,多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胃黏膜可向腔内隆起,但无中断和异常的延迟强化。肿瘤较大时,形态常不规则,呈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局限性或大片状低密度区,病理证实为囊变、坏死或出血。实质部分不同程度强化,动脉期轻至中度强化,静脉期肿块强化程度大于动脉期,多数呈明显强化。部分病灶局部溃疡或与胃腔相通而见气体或气液平面。其中恶性病变呈囊变坏死、而良性肿瘤可见点片状坏死区,恶性病变坏死机率明显高于良性,约为良性的3-4倍。肿瘤钙化发生率较低,可呈散在斑点状,但本组病变未见钙化。GIST的另外一个CT特征是肿瘤即使很大,由于浆膜层限制,邻近组织多受压推移,侵犯相对较少,极少发生邻近血管侵犯。MSCT的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观察肿瘤的生长方式、邻近结构的受侵情况。GIST最常发生的转移部位是肝和腹膜,淋巴转移和腹水极少见,也有文献报道可发生骨转移。本组中有1例发生肝脏转移,表现为环形强化,未见淋巴结转移。当肿块向外生长时,仅细蒂与胃壁相连,此时定位困难,常按就近原则推测起源部位。 4 鉴别诊断 GIST需与其他胃常见的肿瘤鉴别,主要包括:(1)胃癌:病灶起源于黏膜层,黏膜皱襞破坏、中断,邻近胃壁增厚僵硬,胃壁不均匀性增厚,局部侵犯明显,伴有胃周、肝门区和腹腔淋巴结肿大,而GIST的瘤体与胃壁相连部以外的管壁结构层次正常。(2)恶性淋巴瘤:病变累及范围广,CT显示胃壁弥漫革样增厚和(或)胃腔动脉瘤样扩张等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邻近常见到肿大的淋巴结,而GIST淋巴结肿大很少见。(3)与胃肠道平滑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相鉴别。平滑肌源性肿瘤除食管与直肠外,胃肠其它部位少见,多为良性,为平滑肌瘤一般较小,有时多发。胃肠道源性肿瘤极为少见,一般无出血、坏死、囊变,仅少数恶变后容易出现坏死、出血。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由于GIST与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极为相似,单凭CT征象难以鉴别,确诊仍需依赖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 总之,CT是目前诊断GIST应用较广、效果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MSCT的MPR可明确显示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