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研究进展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2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目的:讨论近年来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治疗研究现状。方法:从现代临床康复医学、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个方面分别总结了近年来针对脑卒中后肌痉挛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结果:现代临床康复医学治疗对肌痉挛有确切疗效,中医疗法亦有一定效果。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卒中后痉挛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卒中;肌痉挛;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10-02
脑卒中(stroke)后肌痉挛是引起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脑卒中后,能否有效抑制痉挛模式,是提高患者康复预后水平的关键所在。其发生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下行抑制减弱或消失,由于脱抑制、去神经超敏、轴突侧枝长芽和(或)一些尚未完全明了的因素,脊髓和脑干反射亢进、牵张反射兴奋性增高,使肢体局部对被动运动阻力增大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国内外在脑卒中后痉挛治疗及研究取得一定新成果,现将其综述如下。
1.现代临床康复医学治疗
1.1 内科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其是梭状芽胞杆菌属肉毒杆菌在厌氧环境中产生的外毒素,属于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作用于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点处,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介质——乙酰胆碱(Ach),引起肌肉松弛性麻痹,从而缓解肌肉痉挛。石艺华(2010)等在彩超引导下对8例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进行痉挛肌肉局部BTXA注射治疗。患者在注射后4周MAS、MBI的改善均优于注射前。相对单纯靠传统体表解剖定位找注射点,此法具有定位准确的优点。林波(2013)等对20例脑瘫患儿进行基础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小腿三头肌BTX-A局部注射治疗,发现TXA局部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比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小腿三头肌痉挛疗效更好。
1.2 良姿位护理
张万青等发现比起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处理、针灸和康复训练等治疗,良姿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痉挛治疗具有增益效果,可明显控制患者瘫痪肢体肌张力的增高。
1.3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岑红燕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发现与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相比,利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效果更好。马建强(2014)对脑卒中跖屈肌痉挛患者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运动治疗。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比单纯常规性康复训练更能改善踝关节主动背伸角度和临床痉挛指数。
1.4 运动疗法联合其他疗法
张熙斌(2013)等对脑卒中所致的下肢肌痉挛的患者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发现其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有明显的改善,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且近期疗效优于单纯的运动疗法。王腾等对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使用改良Bobath易化技术结合音乐电针刺进行治疗,治疗后上肢痉挛状态级别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周国岩(2014)等在给予神经内外科常规处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电疗(痉挛肌治疗仪)和Bobath技术进行治疗,其肌张力改善情况优于仅常规处理和针灸综合治疗的患者。
2.中医治疗
李旗等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治疗卒中后痉挛。其发现传统体针和补泻跷脉法均在治疗开始后0.5h出现明显痉挛改善。这说明针刺治疗对卒中后恢复期下肢痉挛有即刻的良性作用。张闻东(2005)等采用针刺督脉为主配合关节局部取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发现针刺督脉为主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的针刺方法更能有效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疗效。谭爱玲(2006)等采用以白芍20g,生地黄15g,当归6g,水蛙10g,僵蚕10g,鸡血藤20g,天麻10g,甘草6g组成的基本方治疗缺血性中风后痉挛。结果表明,与服用妙纳对照组对比,阴柔肝通络法对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高有更好的效果。
3.中西医结合治疗
杨海涛(2013)等发现颞三针、挛三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单行治疗组别。刘冰(2014)等使用口服中药解痉振瘫汤和开窍通经解痉针刺法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