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_胸痹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其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汗出肢冷等。西医的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病出现胸痛,均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胸痹治疗的诊断要点 临床以膻中及左胸部疼痛,突然发作或发作有时为特点。疼痛可呈闷痛、隐痛、刺痛、灼痛等不同,有的可引及咽、臂、心窝等部位。
本证以卒然发作,或发作有时,经久不愈,且常兼见胸闷、气短、心悸等症。
七情、气候变化、饮食劳倦等因素,可诱发本证。
心电图等检查,常可见异常变化。
胸痹治疗的辨证分析 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位在心,但与脾肾有关。其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阴寒、痰浊、血瘀交互为患。辨证当分清标本虚实。实证宜用化瘀、通阳、豁痰等法,以治标为主;虚证当以补气、养阴、益肾而扶正为主。但临证所见,多虚实挟杂,故常需按虚实的主次缓急而兼顾同治。
胸痹治疗的辨证论治 心血瘀阻型【证见】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舌质紫暗,脉弦涩。【治法】 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当归12克,赤芍15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2克,降香10克,延胡索12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2.中成药(1)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速效救心丸,1~3丸含服。(3)五灵止痛胶囊,每次1-2粒,痛时服。(4)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l~2次,肌肉注射;或用4~8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本品亦适用以下各型。3.单方验方(1)冠心Ⅱ号方(北京西苑医院验方)处方:红花、赤芍、丹参、川芎各15克,降香12克。水煎服。(2)活血养心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处方:丹参30克,川芎lO克,红花15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赤芍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痰浊壅塞型【证见】 胸闷而痛,或痛引背部,气短喘促,体胖,痰多。舌苔浊腻,脉滑。【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1.主方瓜篓薤白半夏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瓜蒌仁12克,薤白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丹参15克,白蔻仁6克,甘草6克。水煎服。2.中成药瓜蒌片,每次4片,每日3次。3.单方验方(1)温胆汤加减方(邓铁涛验方)处方: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橘红、枳壳、甘草各4.5克,竹茹9克,党参15克,丹参12克。水煎服。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五爪龙或吉林参6克(另炖)。心痛明显者,可合失笑散或三七末冲服。 (2)加味瓜蒌薤白汤(刘正锡《新千金方》)处方:瓜蒌30克,薤白15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降香15克,枳壳10克,桂枝10克,太子参2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阴寒凝滞型【证见】 胸痛彻背,受寒则甚,畏寒肢冷。舌质白滑,脉沉细。【治法】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方药】1.主方瓜蒌薤白白酒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瓜蒌仁15克,薤白12克,枳实10克,桂枝12克,熟附子10克,丹参15克,檀香9克。水煎服。2.中成药(1)苏冰滴丸,每次2~3丸,每日2次。(2)冠心苏合香丸,每次1丸,每日3次。3.单方验方(1)胸痹汤(范文甫验方)处方:桂枝10克,瓜蒌皮、薤白、炒枳壳、姜半夏、厚朴各9克,生姜6克,陈皮3克。水煎服。(2)利湿化瘀汤(刘正锡《新千金方》)处方:法半夏10克,川芎9克,麦冬9克,赤芍9克,五味子9克,茯苓30克,党参30克,枳实10克,丹参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心肾阴虚型【证见】 胸闷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涩。【治法】 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方药】1.主方左归饮(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枸杞子12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12克,丹参15克,郁金lO克,甘草6克。水煎服。若阴虚阳亢者,加钩藤15克、石决明、鳖甲各20克。2.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3次。气阴两虚型【证见】 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遇劳则甚。舌质偏红或有齿印,脉细无力或结代。【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1.主方生脉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处方:党参20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生地黄15克,茯苓12克,黄芪15克,丹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