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物的社群生活.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动物的社群生活

第三章 动物的社群生活 一类是可称作开放性的社群,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例如徙移、繁殖而聚成群,过一段的社群生活。例如,迁徒中的鸟类,一起飞行,一起栖息,一起觅食。一群大雁中还有头雁带领。例如鹿科动物在繁殖期的集群,甚至还在争夺配偶时,形成配偶场,雄性动物之间,在此一决雌雄,争夺配偶,胜利者带着大批雌鹿去交配繁殖了。因此,开放式社群仍表现出某种临时性,社群成员可以交换、变动。   另一类可视为封闭型的社群,起源于家庭,由同种动物的双亲和后裔,大的社群还包括叔伯、姨姑、堂亲、表亲了,长期聚合而形成。大多数情况下社群成员不能交换,具有识别本社群成员和外来者的机制。最简单的是分泌特殊的气味,如鼠类,如蜜蜂。每个蜂巢都有每一群的特殊气味,蜜蜂归巢时,不会找错了蜂箱,如果错了,另一箱的守卫蜂也要把它赶出去的。复杂的如猴群,大猩猩、黑猩猩群,还有其他的通讯识别,甚至是“语言”的不同特征。 一、概述 动物的社群结构和行为特征均与捕食现象有关,这些特征既能使动物得到食物,又能使动物不至于沦为其它动物的食物。 社群是指群体所有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本种所特有的各种相互关系,包括空间分布格局、涉及优势等级或领域性的个体间关系、交配体制、亲子关系以及个体散布等。 动物社群的大小和复杂性在不同类群的动物中有很大不同。 例如:在许多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中,只在每年的生殖季节内才临时聚集在一起形成社群,而有些昆虫、鸟类和哺乳类则整个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庞大而结构复杂的社会中。 影响社群大小的两个主要生态因子是食物和捕食者,它们是决定最适社群大小的主要因素。 1.动物社群生活的好处 1.1 社群对被捕食者(猎物)的好处 1.1.1 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由于动物群体的数目比动物个体的数目要少得多,因此,一个捕食者要想找到一个动物群体就要比找到单独活动的一个个体困难一些。一般说来,在同一动物群中,不同的个体被捕食的概率是不相等的,在具有一定大小的动物群中,特别容易受到攻击的个体常常躲在其他个体的后面而不容易被捕食者发现。 1.1.2 警觉性的提高有助于及早发现捕食者 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靠逃跑,而不是靠隐蔽老获得安全的;提高警觉性以便及早发现捕食者对这些动物来说就意味着能够脱险。 但社群生活有利于猎物及早发现捕食者的这种好处,不会随着种群的增大而无限增加的。 在一些灵长类动物及其他如岩羚等动物中,成年雄性常占据最有利于发现捕食者的至高点,虽然担任警戒任务的个体从社群中所得到的好处不如同群中的其他成员多,但这种利他行为却可以通过亲缘选择得以进化,因为同群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很密切,彼此总会占有一定比例的共同基础。 1.1.3 稀释效应 对于任何一个捕食动物的攻击来说,猎物群越大,其中每一个个体被猎杀的机会也就越小,这样,一个动物就会由于同其他同种动物生活在一起而得到保护,这就是所谓的稀释(dilution)保护效应。如沙瑙鱼对水黾的攻击。 在有些种类中,稀释效应是靠时间和空间的同步化来达到的,如同翅目的十三年蝉和十七年蝉。 1.1.4 集体防御 如果被捕食者并不比捕食动物小多少或具有专门的防御武器,那么有时靠几个或更多个体的联合一致地行动,就可以抵挡或挫败捕食动物的进攻。如:红嘴鸥、灰沙燕、倭獴及白纹獴等就是靠群起而攻之。 麝牛是成年个体围成一圈。灵长类动物也是如此。 1.1.5 迷惑捕食者 当猎物在受到攻击惊扰时,常常突然向各个方向爆炸式地奔跑,这种突发式动作常常使捕食者感到不知所措。如黑斑羚、汤姆逊瞪羚及枪乌鲗、乌贼、狗鱼和河鲈鱼等。 1.1.6 避免使自己成为牺牲品 也许,一个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的较好方法是使自己更加靠近同群中的其他个体,以减少自己的危险域(domain of danger),从而使自己避免成为最靠近捕食者的那个个体。 Kruuk(1964)和Patterson(1965)都曾对集体营巢的鸟类进行过这一问题的研究,证实,位于巢群边缘的鸟巣比位于巢群中心的鸟巣更容易遭受捕食者的破坏。 1.2 社群生活对捕食者的好处 捕食者本身常常也是其他捕食者的猎物,因此,猎物从社群生活所获得的好处对捕食者往往也适用。 从猎取食物方面,捕食者还有如下好处: 1.2. 1 通过信息交流更快获得食物 Ward和Zahavi(1973)认为,鸟类结成大群进行觅食的行为有助于它们彼此之间交流关于食物产地的信息。 实验验证: 1)Peter de Groot(1980)对奎利亚雀的研究。 2)Galef 和 Wigmore(1983)训练大鼠在一个三臂的迷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