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情与应变策略_以西安事变为中心的再考察.pdf

社会舆情与应变策略_以西安事变为中心的再考察.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舆情与应变策略_以西安事变为中心的再考察_夏蓉

年第 期 2007 10 社会舆情与应变策略 ———以西安事变为中心的再考察 ◎夏 蓉 摘 要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坚持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先剿共”的政策,为许多国民不满 [ ] 和质疑。愤于蒋的固执态度和专制独裁,张学良、杨虎城采取 “兵谏”办法扣蒋于西安。但出乎张学良意料的 是,全国各方面几乎一致要求尽早恢复蒋的自由,即使他敬重的朋友张伯苓、王芸生、张季鸾、杜重远等都不赞 同扣蒋之举。面对舆论的强大压力,张学良一方面坚信自己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另一 方面顺应各界希望国家统一以集中力量抵抗日本侵略的情绪,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张学良 蒋介石 舆情 应变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K264.8 A 1000-7326 2007 10-0113-07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扣,引起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出现了同情拥戴蒋而劝告指责张的舆论浪潮。原来 与张学良已通声气的一些地方实力派改变腔调,转取拥蒋立场,张曾抱有极大希望的苏联对此也持谴责态 度,并对中共作出同样要求,张学良一时陷入十分困难的处境。面对各方舆论的指责,张学良最终采取和 平释蒋的方法,亲自护送蒋回到南京。很多学者都认为,事变发生后,舆论压力是促使张学良尽快结束事 件的因素之一 ① ,但舆论究竟是如何批评和谴责的,倒鲜见有学者作具体的探讨。 本文拟此为切入点,利 用民国时期的报刊以及 《张学良文集》、《张学良遗稿》等资料,侧重考察当时国内各界的评论及形成原因, 并试图分析张学良在舆论压力下的应变策略。 一、西安事变后的社会舆情 西安事变突然发生后,引起了全国各方面,特别是在社会上具有名望地位和影响力的各界人士极大的 反响,认为此举破坏国家统一,呼吁张学良立即恢复蒋介石的自由并护送回京,以便领导全国的力量抗日 图存。 在文化教育界,各大学各学术团体纷纷表明态度。 月 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大学、国 12 13 立编译馆、国立中央博物院、国立中央图书馆、私立金陵大学、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七个学术团体通 电全国声讨张学良,宣称:“当国家统一之际,绥乱将平之时,竟乃包藏祸心,劫持统帅,摇乱国本”, [1] “同人等情切存亡”, “逢此激变,怒气堪膺,谨尽下情,驰电声讨”。 同日,南京各大学校长、教授罗家 伦、陈裕光、吴贻芳等347人联名致电张学良、杨虎城,指责扣蒋行为是 “亡国之举”,提出 “迅将蒋委 ( ) 员长护送出险”,“其余有所主张,悉听舆情取舍”。[2]P447-448 14日,北平各大学校长蒋梦麟、梅贻琦、李蒸 等致电张学良,强调 “介公负国家之重,若遭危害,国家事业,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要求 “悬崖勒马, 卫护介公出险,束身待罪,或可自赎于国人”,如果 “执迷不悟,名为抗敌,实则自坏长城,正为敌人所 [3] 深快”,“将永为国家民族之罪人”。 同日,上海各大学校长翁之龙、刘湛恩、黎照寰等 人致电张学良, 22 作者简介 夏蓉,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广东 广州, )。 510631 相关论文主要有:刘喜发、王彦堂 《试论国内外舆论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作用》, 《史学集刊》 年第 期;王 ① 1998 2 奎、吴增梁 《舆论导向与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