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原索动物-尾索.ppt.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原索动物-尾索.ppt

原索动物之一 ┄ 尾索动物亚门(Subphylum Urochordata)内容提要: 一、尾索动物亚门的特征 三、幼体与变态 二、成体结构 四、尾索动物分类 1. 外形 2. 被囊与外套膜 3. 消化与呼吸系统 4. 循环系统 5.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6. 泄殖系统 一、尾索动物亚门的特征  1.幼体具脊索动物 3 大特征。成体自由生活的种类,脊索终生保存;固着生活的种类,仅幼体尾部有脊索,成长后脊索和尾部消失,故称尾索动物。2.成体外被由被囊素构成被囊 , 又称被囊动物。3.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具逆行变态现象。二、成体结构1. 成体的外形--似茶壶壶口--入水管孔  壶嘴--出水管孔基部:固着 anteriorventraldorsalposterior2. 被囊与外套膜2.1 被囊 tunic: 由体壁分泌的被囊素构成,其作是保护身体并维持身体的一定形状。被囊外套膜2.2 外套膜 mantle: 由外胚层和中胚层的肌肉纤维及结缔组织构成,仅在入水管孔与出水管孔边缘处与被囊相愈合。被囊外套膜3. 消化与呼吸消化道始于入水管孔,由口、咽、食道、胃、肠、肛门组成 。内柱 endostyle:背板 dorsal lamina :4. 循环系统:心脏、鳃血管、肠血管、 血窦 开管式: 可逆式: 血液流动方向周期性的改变向,动物界中绝无仅有的方式。 血液无色。 5.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神经中枢退化为一个无内腔的神经节,位于出、入水孔之间的外套膜壁内; 神经节的腹面有一腺体即神经腺(脑下腺); 没有集中的感觉器官,仅在外套膜、入水管孔及出水管孔的缘膜等处有分散的感觉细胞。脑下腺6. 生殖系统 ♀♂同体,异体受精;精巢:大而分支,乳白色;卵巢:长管状,淡黄色三、幼体与变态 Larva and MetamorphosisRetrogressive metamorphosis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简单,这种从幼体至成体结构更为简单化的变态称为逆行变态或退化变态。 四、尾索动物亚门的分类(一) 尾海鞘纲Appendicu;ariae   幼态纲 Larvacea,无被囊,形如蝌蚪,脊索和神经管终身存在,无逆行变态,营自由生活。如尾海鞘、住囊虫。(二) 海鞘纲  Ascidiacea 被囊厚,有逆行变态,营个体或群体固着生活。如柄海鞘、菊花海鞘 。(三) 樽海鞘纲 Thaliacea 被囊透明,体樽形,有世代交替现象,营漂浮自由生活,如火体虫。近年研究资料海鞘基因组测序完成 幻灯片 16揭5亿年前生命奥秘,长江海鞘浮出水面幻灯片 17海鞘卵中发现制造肌肉的物质“肌肉决定因子” /o/53985.shtml《细胞》 2005.12.29 海鞘中竞争的干细胞. 海鞘是一种形状很像植物的动物,但因其幼体的尾部有脊索,而脊索又是高等动物的标志,从而使海鞘跨入了脊索动物的行列,这为研究动物的进化和脊索动物的起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海鞘的研究在现在的学术界逐渐热门起来,海鞘基因组测序完成更是对这种生物重要研究价值的一种肯定。近日,科学家又对一种名为Botryllus schlosseri的海鞘中的干细胞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海鞘的身体和性腺的再生涉及到一种竞争性的寄生状态,这是干细胞的一种特性。本期《细胞》封面展示了这种海鞘干细胞的寄生状态。《细胞》 2005.12.29海鞘中竞争的干细胞 ??英国《Nature(自然)》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人在早期生命演化史上的又一突破性研究成果——发现已知最古老的尾索动物“长江海鞘”,这枚化石与他早先发现的半索动物“云南虫”、头索动物“华夏鳗”、后口类“西大动物”、脊椎动物“昆明鱼”和“海口鱼”一起,论证了普通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化过渡的各种中间类型,勾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早期生命演化谱系,为研究脊椎动物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这枚已知唯一确证的早寒武纪海鞘标本,是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99年在我国昆明市海口地区距今5.3亿年前的筇竹寺组地层中发现的。该标本为海洋特定环境下的“泥暴”快速活埋,使其软躯体构造得以精美保存。长约一英寸的身体与现生海鞘动物Styele(斯黛娜)极为相似,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为构成动物主体的“萼杯”,下部是支撑这一“萼杯”的粗茎。整个身体全部包裹在一个结实的被囊之内。“长江海鞘”有两个构造特别有意义。一个是在出水管下方保存着与现生海鞘动物最后一期变态幼体极为相似的“尾巴”残留构造。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不知道这类像珊瑚虫一样生活着的海鞘到底属于哪一类动物。后来,人们发现它在幼年阶段能像蝌蚪一样积极游泳,而且在其“蝌蚪尾巴状”的后体中存在着与头索动物文昌鱼极为相似的脊索和神经索构造,才真正认识到它的真面目竟是一类变态的脊索动物。另一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