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技巧课堂2:抒情方式.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巧课堂2:抒情方式

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借物抒情 4、用典抒情 5、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6、叙事抒情 借事抒情 即事感怀 1.直接抒情?? ? ??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抒情 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景与情的关系可分为: 即景抒情-----先写景后抒情 寓情于景----只写景,通过情感语言来抒情 融情入景----通过特定意象来抒情 情景交融----景语即情语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 李白《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练习 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沉郁的离愁形成有力的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小结: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 以“故乡明月”传达“思乡情”; 以“松风山月”传达“隐逸情”; 以“寒林残月”传达“诗人的忧愁”; 以“中秋圆月”传达“相思情苦”; 以“风雨落花,双燕孤飞,重阁玉枕”传达“闺怨情”; 以“长亭折柳”传达“惜别情”; 以“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诗人的羁旅之苦”; 以“梦后酒醒,烟柳断肠,寒雨斜阳,残烛啼鹃”传达“悲欢离合情”; 以“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传达“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以“空城落花”传达“对国势衰危的哀叹、一腔的爱国情”;等等。 鉴赏诗歌的景和情 答题要点: 1、从“景”的角度: ①通过联想、想象展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两个双音节词) 2、从“情”的角度: ①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判断“景”和“情”是否和谐一致。(一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不一致:反衬) ③引入术语,总结该诗的思想感情。 (2)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色彩。诗人塑造具体的诗歌形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品格、情操、志向、理想),多见于咏物诗。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台城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4)寓情于事: 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寓于叙事之中。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歧王斋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 词语来说明白自己观点的一种抒情方式。用典有明用, 也有暗用。 用典的作用: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 翩等作用。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意显得含蓄, 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其次要理解典故 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或是对比衬托),在此基础 上,才可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