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成煤作用 第二节 煤的物质组成、性质与分类 二、 煤系的组成 (一)煤层 1. 煤层的结构 煤层包含煤分层和岩石夹层,不含夹石层的称为简单结构煤层;反之,含有夹石层的则称为复杂结构煤层。 煤层夹矸的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泥炭沼泽所处的沉积环境。 2. 煤层的厚度 总厚度:是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 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指煤层顶、底板之间 各煤分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 :指在现代经济技条件 下适于开采的煤层厚度。 最低可采厚度:按照国家目前有关技术 政策,依据煤种、产状、 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 条件所规定的可采厚度的下 限标准。(影响因素:煤种、产状、开采方式、资源条件) (二)煤层顶、底板 1. 顶板 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顶板分为三种: 1)伪顶 直接覆于煤层之上的薄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泥岩,一般厚几厘米到几十厘米,极易垮落。 2)直接顶 位于伪顶之上,多为粉砂岩、泥岩,厚约1-2m,采煤回柱后能自行垮落。 3)老顶 位于直接顶之上,多为砂岩、石灰岩,厚度较大,强度也大,采煤后长时期不易自行垮落,只发生沉降。 2. 底板 位于煤层下方一定距离的岩层。分为二种: 1)直接底 直接伏于煤层之下的岩层,多见炭质泥岩,常几十厘米厚。 2)老底 位于直接底之下,多为粉砂岩、砂岩,厚度较大。 (三)煤系中的标志层 煤系中一些岩性特殊、易于识别、层位稳定或分布规律明显的岩层,可作为寻找、对比煤层的标志层。例如: 石灰岩、砾岩、铝土岩、岩性颜色特殊的砂岩等。 三、 煤田、聚煤期、聚煤区(一)煤田、煤产地 1. 煤层 指同一个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面积一般由几十到几百平方米。如山东鲁西煤田、辽宁阜新煤田等。 (三)中国的聚煤区 以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划分五个聚煤区: 1. 东北聚煤区:包括内蒙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和辽宁北部。主要成煤时期为J3-K1,其次为古近纪。该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8%。 2. 西北聚煤区:包括新疆、甘肃大部、宁夏、内蒙的一部分。主要成煤期为C、J1-2。以J1-2成煤最强,以新疆含煤性最好。本区资源量巨大,约占全国的33%。 3. 华北聚煤区:包括山西、河南、山东,以及陕、甘、宁、内蒙、辽、吉、冀大部和苏北、皖北。主要成煤期为C-P,其次为J1-2,再次为古近纪。尤其以C-P煤田分布最广、储量最多,占该区储量80%以上。本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3%。 4. 滇藏聚煤区:包括西藏、青海南部、川西、滇西。主要为P和新近纪煤,C1、T3、K2含煤性差。煤炭资源量很小,约占全国的0.1%。 5. 华南聚煤区:包括桂、黔、粤、湘、赣、浙、闽、琼,及云、鄂、川大部。成煤期多:C1、P2、P3、T3、J1、N(新近纪),其中以P2晚期至P3成煤作用最强。全区煤炭资源量约占全国的6%。 全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西北和北部地区储量丰富,但西部地区勘探程度低、构造相对复杂。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储量相对较少,且开采年代长、强度大、浅部资源严重不足,要向深部拓展,造成开采难度增大。 2. 分类原则 ① 以煤化程度参数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区分无烟煤、烟煤、褐煤; ② 以Vdaf和干燥无灰基氢含量( Hdaf ) 区分无烟煤中的小类; ③ 以Vdaf、烟煤的粘结性指数( G )、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 Y )、烟煤的奥-亚膨胀度( b )区分烟煤中的类别; ④ 采用目视比色法透光率 ( PM) 区分褐煤和烟煤,及划分褐煤中的小类; ⑤ 以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 Qgr.maf)作为区分褐煤和烟煤的辅助指标。 3. 分类 按1986.10.1试行的中国煤田分类国家标准分为14大类29小类。 其中14大类为: 无烟煤 气肥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