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乱防治和肠道门诊PPT
霍乱防制基本知识、肠道门诊 目录 1、霍乱 2、肠道重点传染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一、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在我国属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 1、什么是霍乱? 基本概念 根据菌体(O)抗原将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O serogroups),仅发现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引发霍乱。 O1群霍乱弧菌 1、表现型不同:古典生物型与埃尔托生物型 2、O抗原不同:小川型、稻叶型、彦岛型 O139群霍乱弧菌 我国霍乱流行概况 自1961年起,我国霍乱时起时伏,从未中止。 (1961-1965年) 早期流行阶段; (1966-1976年) 疫情报告少,可信度低 (1977-1986年) 严重流行阶段; (1987-1992年) 发病数、发病地区减少; (1993- 至今 ) 疫情回升; 1992年新疆发 生O139群新型霍乱, 海南、浙江、广东等省也发现O139群霍乱。 2010年全国霍乱疫情 报告病例157例,无死亡 实验室确诊病例124例 11个省市自治区报告了疫情 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省市 安徽:84例 江苏:34例 浙江:12例 重庆历年疫情概况 1982-2008年共发生霍乱疫情66起 1982-2008年累计报告霍乱病例541例,死亡13例,带菌者733例 2003-2010年重庆市O139型霍乱疫情地区分布(13个区县) 壁山 万州 霍 乱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4、诊断标准; 5、预防措施 一、流行环节 1、传染源 霍乱是人类传染病。 (1)病人 轻、中、重型之分。 (2)带菌者 “冰山现象”.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 回顾历史上古典霍乱的几次较大流行,无一不与水有关。水在本病传播中起主要作用。 (2010年巴基斯坦大洪灾,WHO官员估计至少有3.6万人被认为可能罹患致命急性水样腹泻,而急性水泻正是霍乱的症状之一。) 传播途径 (2)经食物传播 食物传播霍乱的作用不可低估。 近年发现O1群或O139群均可通过污染水产品引起传播(监测) (3)经生活接触传播。 (4)经媒介昆虫传播。 3、人群易感性 人对霍乱的易感性是普遍的。显性感染占25%,隐性占75%。 但病后免疫并不绝对和持久,第二次感染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典型病人临床表现 1. 泻吐期 2. 脱水虚脱期 3. 反应期及恢复期 泻吐期 剧烈腹泻、呕吐(持续数小时或1-2d) 先泻后吐 O1型无腹痛、里急后重及发热 O139型可有发热、腹痛表现 大便次数 每日数次甚至数十次,重者排便失禁 性状 黄水样或清水样 米泔样,洗肉水样 粪质少,无粪臭,略带鱼腥 无脓细胞 呕吐 喷射状,呕吐物性质与大便相仿 脱水虚脱期 (持续数小时或2~3天) 脱水表现:皮肤、粘膜干皱 重者: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肾衰 电解质紊乱(尤其低血钾) 肌肉痉挛 代谢性酸中毒 上述症状消失,尿量增加, 体力回复正常 反应性发热 T 38~39°C 儿童多见,持续1~3天。 与肠毒素吸收有关。 反应期及恢复期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增高) 尿液检查(镜检:少许红、白细胞和管型) 粪便检查(最重要) 血清学检查:第5日出现抗体 双份血清滴度增加4倍有意义 诊断标准 (一)确诊标准:凡具有下列三项之一者即可确诊为霍乱。 1.凡有泻吐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和腹直肌),粪便培养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如条件许可时,对此类患者可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时,可以诊断。 3.在疫源检索中,虽无症状但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且在粪检前后各5天内曾有腹泻症状及明确的与霍乱患者的密切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等) 均可诊断为霍乱患者。 预 防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提高人群免疫力 预防—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病人并隔离治疗,作好疫源检索是控制霍乱流行的重要环节 措施: 建立腹泻肠道门诊 密切接触者行粪检和预防性服药 国境卫生检疫和国内交通检疫 控制传染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