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2)点式网格布局。点式网格布局以网格线作为交通线,中部围合出校园建筑或公共活动空间。 济宁学院位于山东省曲阜市。规划之初。学校对自己的办学方针和院系性质并不明确,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因此,规划方案以“九宫格”作为着眼点。将相同的小院落放入一个一个的“九宫格”内。既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特点,又充分满足了分期实施的要求——无论先建哪一组建筑,或者是以后加建哪一组建筑都不影响已有的规划格局,而且校园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围合感。 (3)自由式网格布局。自由式网格布局选择部分单元格作为建筑或有机的校园空间和多层次的交往环境,完全摆脱了网格本身的僵化和呆板。如山本里显设计的日本琦玉县立大学,校园外侧条形的建筑实体,容纳了校园的主要内容。中部采用了自由的网格体系在内部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交往空间,使整个校园环境既统一又富于变化。 (4)总线式布局。总线式布局的特点是将校园各分区或大学组群的不同部分通过公共的因素(如交通干线、休闲空间、集中绿化、集中水体)等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到大学区、大学城,小到数亩见方的学院。都可以见到这种布局方式的运用。校园面积较大时,“总线”式往往采用绿化带和交通轴来组织校园环境。 如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规划方案以一条生态轴将校园中的不同功能区联系在一起整体布局呈线状;校园面积较小时,则往往采用公共联接体组织各个建筑物。如佐藤综合设计事务所(AXS)设计的广岛市立大学校园主体部分由三个系构成,通过交流廊(学生流线的主轴)呈扇形布局将全校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校园联接体围合出入口广场,成为学校的礼仪空间和活动中心。 五、规划设计 1、校园功能分区分析 教学办公区: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建筑; 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浴室、商店等生活设施及部分体育活动设施; 体育文娱活动区:主要包括大型室外体育场与体育馆、风雨操场、游泳馆、礼堂等; 后勤服务区:后勤区主要是指车库、各种仓库、后勤、维修部门等; 教工生活区:主要有教工住宅、宿舍、福利设施及其附属用房等; 2、校园总体布局研究 3、校园道路交通系统研究 4、校园绿化系统研究 5、校园空间研究 6、校园景观研究 7、校园建筑——应具有以下特色: 主题建筑体现大学文化性格; 建筑风格和色调注重和当地城市环境,校区地理自然 景观相协调; 建筑体现校史和办学时代特点; 建设有大学文化气氛的标志。 8、高校用地指标: 《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据校园容量制订出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总用地,建筑面积、运动场地、绿化用地、水面、道路广场的面积及百分比,计算出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场所及附属用房,风雨操场及体育馆、会堂、学生宿舍及食堂、校系行政用房,教工住宅、教工食堂及生活福利用房等建筑面积。 北洋工艺学堂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主要内容: 一、校园规划设计研究对象 二、中国近代大学发展概况 三、校园规划程序 四、大学空间形态的原型与形成原理 五、校园空间结构规划布局模式 一、校园规划设计研究对象 分析近年来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案例情况,从校园规划的校园择址,总体规划平面构图的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校园绿化、校园空间、校园景观、校园建筑,高校用地指标、校园规划可持续发展来探讨高校校园存在的问题和规划设计的原则。 二、中国近代大学发展概况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的历史分期,是从1840年帝国主义入侵之后,随着中华封建帝国的逐步衰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诞生的。 清末在洋务运动开办了进行洋务教育的近代新型专科学校。 1862年由清政府总理外国事务衙门设置的京师同文馆这类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大学的先声,洋务学校一般规模较小,校舍简单。 1895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天津海关道盛宣怀设立“天津西学学堂”以后改为“北洋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现在的天津大学 )。该时期的大学,课程设置简单,教学设备少,师生员工不多,校园规模不大,校舍多沿用旧有的书院、科举兵院、王公府第、官府衙门作为校园。 “北洋工艺学堂”始创于1903年,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 19世纪初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兴办学校,早期只在沿海岛屿设立规模小、程度低、附设在教堂中作为传教辅助机构的教会学校。鸦片战争后,教会学校迅速增加,校址向内地深入,教会大学成为中国近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阶段的大学规划,主要是借鉴欧美近代大学学院派的规划体系,有明确的功能分区,教学区一般围成三合院或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取向则是中西兼容的。 历史上的大学校园和建筑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传统四合院修道院封闭式校舍到现代开放式校园和建筑。 1994年出版的《建筑资料集成3》认为:大学校园经历了一个仍附于建筑,独立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