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赵宇政治基础班补充讲义
第一部分 2014考研政治新大纲马原部分考点简析
(除时政外,考研政治共计561个考点)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点1—206,共计206个考点)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点207—352,共计146个考点)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考点353—464,共计112个考点)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考点465—545,共计81个考点)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其中当代考点:546—561,共计16个考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本章内容可归结为6大考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4】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和方法。(增)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内容可归结为50大考点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7】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增)
【8】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1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3】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
【14】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5】社会的物质性。
【1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17】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8】实践与人的存在。
【19】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20】人和自然的关系。
【21】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22】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2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24】发展的实质。
【25】发展与过程。
【26】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增)
【2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8】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
【29】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3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33】矛盾分析方法。
【34】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35】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36】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
【37】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8】否定之否定规律原理的意义。
【39】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40】原因与结果及其方法论意义。
【41】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42】可能性与现实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43】现象与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
【44】形式与内容及其方法论意义。
【45】唯物辩证法与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46】归纳与演绎的思维方法。
【47】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48】抽象与具体的思维方法。
【49】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维方法。
【50】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51】规律及其客观性。
【5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5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5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5】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56】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内容可归结为30大考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57】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58】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
【59】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60】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61】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6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6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64】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
【6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66】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论因素。
【67】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68】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69】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70】真理及其客观性。
【7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72】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73】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7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75】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76】价值及其特征。
【77】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78】价值评价的功能。
【79】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80】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