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垂体肿瘤mri诊断nxpowerlitePPT
三、垂体瘤的鉴别诊断 与鞍上肿瘤的鉴别 与垂体其他病变的鉴别 (一)与鞍上肿瘤的鉴别要点 确定正常垂体是否存在。 肿瘤存在囊变和钙化提示颅咽管瘤。 肿瘤有脑膜尾征提示脑膜瘤。 伴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常为生殖细胞瘤。 颅咽管瘤 颅咽管瘤最常见部位为鞍内和鞍上(75%),完全位于鞍上(20%),完全位于鞍内(5%),极少数生长在第三脑内。 颅咽管瘤 囊性成份在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或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 。 肿瘤实质部分以等T1和长T2信号为主。 增强扫描后无钙化的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 囊性颅咽管瘤 垂体肿瘤MRI诊断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郭亮 一、垂体肿瘤影像学 检查 脑垂体位于中颅凹、蝶鞍的垂体窝内,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影象学检查是评价垂体腺和周围结构的重要手段。 普通平片 CT MRI 普通平片 与垂体腺的 病变相关性差 间接显示垂体病变 CT检查 提供骨结构和 钙化的详细征象 射线硬化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 影响微腺瘤的诊断 MRI检查 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显示垂体内病变轮廓和确定肿瘤与鞍旁软组织结构的关系方面优于CT。 儿童垂体 青春期 垂体 女性垂体高度可达10mm 空蝶鞍 蝶鞍增大,垂体变扁平紧贴鞍底,垂体柄位置正常 空蝶鞍形成机制 鞍隔孔膜薄、孔较大(大于5mm)或鞍膈缺损,蛛网膜下陷鞍内,脑脊液进入蝶鞍,使蝶鞍上部扩大。 少数空蝶鞍与脑脊液漏、脑积水有关; 颅内高压可致蛛网膜腔隙疝入鞍内形成。 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 垂体前叶明显缩小、扁平紧贴鞍底,鞍内空虚,充满脑脊液,形成类似部分空蝶鞍改变; 垂体柄明显缩短或消失,后叶高信号区消失; 在鞍上池中垂体柄的顶端有高信号的小结节,为异位的神经垂体即垂体后叶 二、垂体腺瘤的MRI诊断 垂体微腺瘤 垂体腺瘤 侵袭性垂体腺瘤 垂体微腺瘤 直径小于10mm者称微腺瘤。 信号改变不大,在T1WI和T2WI上多数为等信号。 形态可有改变,垂体上缘隆起。 增强扫描病变为低信号(增强早期) 常规增强 增强早期 动态增强是诊断微腺瘤的重要技术 中间囊部和某些技术伪影在MRI上可以与微腺瘤表现相似 注意 垂体瘤(大于10mm) 瘤体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等信号或较高信号。 肿瘤形态显示可以明确垂体腺瘤与视交叉、两侧海绵窦的关系。 坏死、囊变区在T1加权上呈更低信号,在T2加权上呈高信号。 垂体卒中为急性出血和垂体腺瘤梗塞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伴有严重的头痛、高血压和视觉突然丧失。 垂体肿瘤 (大于10mm) 垂体卒中 多数为亚急性期出血改变,在T1和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发生变化,成为相当亮的信号 侵袭性垂体腺瘤概念 关于侵袭性垂体腺瘤和垂体腺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尽管少数垂体腺瘤可以出现侵及海绵窦、浸润硬脑膜和局部骨质的破坏,但关于垂体腺癌的诊断一直有着争论。 侵袭性腺瘤是Jefferson首先使用,指垂体腺瘤侵及包膜和局部呈广泛浸润性生长者,一直沿用至今。 侵袭性垂体腺瘤 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研究方法不同,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亦不同: 影象学研究为10%; 外科手术肉眼观察为35%; 病理学镜下观察高达85%,其中大部分为微侵袭,即肉眼无异常,镜下观察到轻微侵袭,多为肿瘤侵袭邻近的硬脑膜。 肿瘤侵袭与其大小有关 微腺瘤无周围结构的侵袭。 肿瘤10~20mm,可出现微侵袭,即镜下局限性硬脑膜浸润。 肉眼侵袭多发生在20~40mm大的肿瘤。 弥漫性或破坏性侵袭,肿瘤多在30~40mm以上。 侵袭性垂体腺瘤 的MRI判断 侵袭性垂体腺瘤可以侵袭海绵窦、鞍底骨质和蝶窦,其中以海绵窦受累为MRI的一个重要征象。 垂体腺增强往往低于邻近的海绵窦。两侧海绵窦信号强度不对称是海绵窦受侵犯最敏感的征象,然而特异性差。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包绕特异性高,但敏感性差。一些作者倾向于以下判断: 1.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达67%或以上,海绵窦累及可以确诊 2.如果海绵窦显示不清楚或海绵窦上、内侧壁与肿瘤相连,应高度怀疑; 3.如果肿瘤包绕颈内动脉小于25%或海绵窦内、上壁未与肿瘤接触, 可以明确海绵窦未累及。 肿瘤侵袭方式 肿瘤可向鞍旁侵袭,常通过三种方式: 直接侵袭海绵窦; 以硬膜内生长方式,在海绵窦上包绕海绵窦入鞍旁; 以硬膜外生长方式,通过海绵窦下向鞍旁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对口单招第十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计算机)-第七章演示文稿软件应用课件ppt.pptx VIP
- 亚硫酸氢钠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疾控大学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习题答案.docx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题练习150道.pdf
- 医院公开招聘简章.pdf
- XX银行A分行业务人员培训效果评估.pdf VIP
-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教学研究开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GB 50937-2013 选煤厂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docx
- 第四章 控制及其设计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pptx VIP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测试题三套(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