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自然教案设计-教育大集.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然教案设计-教育大集

教學成果與省思 學習領域方面 引入 本教學活動主要使用資訊設備電子白板做資訊融入教學,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台北市多媒體教學資源中心找到了吳柏菱、吳柏儒老師的多媒體動畫作品-食物鏈大探奇。這作品的特色是「以逼真的生物動態影像和具詩意的生態情境來呈現在一般真實生態影片中所不易發揮的互動教學功能。內容畫面中的生物與環境皆模擬真實,形象與色彩運用精緻但又不失卡通趣味,兼具教學解說與引發學習興趣的功能。」(教學簡案中的介紹) 「食物鏈大探奇」分為認識食物鏈、沼澤生態系的食物鏈、南極生態系的食物鏈以及過河大考驗等四部分,其中過河大考驗就是古老的農夫帶著狼、羊、菜過河的另一種版本。筆者認為將「過河大考驗」做為評量,對六年級學生可能過於簡易,若做為引起動機的遊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經由思考過河策略時,去發現這些生物之間的關連,這樣更可培養探究精神。 圖1.以「過河大考驗」遊戲引起動機 圖2.學生上台畫出食物鏈的表示法 圖3.學生串連食物鏈 果然學生對這遊戲很感興趣,學生們能說出成功過河的第一步就是不能將有吃與被吃關係的生物一起留在岸上,也就是獵人第一步必須帶著鹿過河,把獅子與花留在此岸。雖然出來操作的學生已成功過河,他們仍想看看如果獵人帶著獅子或花過河會怎麼樣?不少學生還能聯想到本教學活動的主題是「食物鏈」,有些學生還馬上脫口而出「食物鏈」。介紹食物鏈的表示方法「被吃→吃」之後,學生對於上台畫圖都很感興趣,接著請幾位學生上台拖曳動物圖片形成食物鏈,以及串連食物鏈組織成食物網時,大家都搶著要操作,但由於只能一人上前操作,其餘的學生只能在紙上作業了。 認識食物鏈與食物網 在食物鏈的表示法上,學生的錯誤是不清楚箭頭的方向,如圖4中第二個食物鏈箭頭的方向錯誤了。經過整個活動練習及評量之後,四個班級135人中,還有34人弄錯箭頭的方向,這錯誤實不容小覻。 在認識生物在食物鏈中的生產者與消費者角色之前,筆者先讓學生進行生物分類,這樣也可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分類方法,結果主要的分類方式為食性、活動範圍及運動方式等詳見圖6。五班第一、五、六組是依生物在哪裡活動分類;第二組還加上吃與不吃的分類標準;第三組則依食性分為葷食、素食與雜食,不過他們把植 圖4.三班的紀錄 圖5.五班電子白板上的食物網紀錄 物放雜食類,理由是不管動物性或植物性的肥料,植物都可以吸收。第四組也是依食性分類,可是卻將植物排除在外。 圖6.五班各組的生物分類情形 經過幾個班的教學,發現在食物鏈的教學,學生常會在某些生物吃些什麼有爭議,所以教學前要先弄清楚做為例子的生物食性,才不致於如筆者得將問題抛回給學生當成作業。 食物塔體驗遊戲 第一個班級雖然已先交代以走路的方式坃遊戲,但仍會怕被吃而在教室跑了起來造成混亂的場面,所以之後就特別強調有改善。有一班為了趕時間,沒先把展示在黑板上以外的花片(稻穀)收回,以致於有些學生玩花片不專心上課,這些是筆者疏忽的地方。另外,由於筆者一開始發下的生物圖卡數量是屬於平衡狀態的,所以展現出來的也是平衡時的情況。應該也要讓學生體驗一下失衡的情形,才會感受到失衡時,生物族群彼此競爭、缺乏食物無法生存等狀況,這樣對生態系中任一生物族群的突然改變對整個生態環境的影響,才有深刻的印象。這樣的體驗遊戲如何設計得好好思考。 校園生態探究 在探究校園的生態系活動中,步驟二讓學生在實地觀察前先推測會有哪些生物,步驟三再寫出實地觀察的結果,有些學生會把石頭、泥巴、水寫進去,有些學生則完全忽略了植物;步驟四要學生寫的是東西(非生物),有些學生把「草」列入。學生對於「生物」的概念值得探究,怎麼樣的物體是「生物」、怎麼樣是「非生物」呢?為什麼會不假思索地把植物排除在生物之外呢? 圖7.可看到學生在共同討論修改前的「生物」概念 認識各種生態系 另外,在讓學生了解生物和環境是息息相關的教學活動上,偏向於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生物對環境產生影響的部分少著墨,教材完整性就欠缺了些,這也是要修正的地方。 教師的觀摩回饋 進行教學觀摩為一~三節,教學觀摩的班級有兩個班。實施教學時學生的興致十分高昂,參與也熱絡。本校教師參觀教學後,關於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方面的回饋如下: T1:教學活潑,教材多元,有創意,可看出老師的用心。活潑的教學會提高孩子上課的興趣,但是學童對於規矩,似乎還無法控制,所以這是在教學上比較困擾的事。 T2:小朋友興致高,回答得很詳細,觀察很細微。小朋友的發言舉手秩序較須改進。 T3:教學準備用心,媒材內容豐富有趣,足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高級消費者在食物網中認知可藉影片增進。歸納活動佳,學生反應熱烈,足證明成功的教學與課程。 T4:課程安排與組織,架構清楚有秩序。體驗活動設計很棒,能清楚呈現金字塔。 T5:教學目標明確,學生易了解達到目標。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