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与中成药第七章 清热剂PPT
方剂与中成药;清热剂;1、定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2、适应病证:里热证
现代医学认为,里热证多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有关。本类方剂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里热证的成因;4、使用注意
⑴辨别热所在部位
⑵辨别热证真假
⑶辨别热证的性质:“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⑷权衡轻重,量证投药
⑸热盛格药时,可采用反佐法(种类少,量小) ;第一节 清气分热;白 虎 汤
《伤寒论》;释 名;;治法:清热生津;小米;粳米的作用; 白虎汤的用方指针
张友堂等对1970~2006年出版的医学期刊,以及当代名医医案相关书籍中以白虎汤冠名的验案报道,共计214例所出现的症状进行归纳和统计,确定了该汤证的参考指针:
①主症:发热???口干渴,汗出,大便干结,烦躁,小便短黄;;②兼症: 面赤,纳差,神昏,头痛,口苦,咳嗽;
③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洪数或者洪大。
临床有3项主症加舌脉征象,或2项主症,2项兼症,加舌脉征象即可诊断为白虎汤证,首选白虎汤治疗。
;现代应用;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 营 汤
《温病条辨》;主治症候分析;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辨证要点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运用
常用于治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膜炎、败血症、肠伤寒等热性病属热入营分者。
趣味记忆法:
清营汤:瞧皇帝住西单卖银元(连翘 黄连 生地 竹叶 犀角 丹参 麦冬 银花 元参)
;病案;犀角地黄汤
《备急干金要方》;主治症候分析;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辨证要点
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趣味记忆法:
犀角地黄汤 : 西弟要母(犀角 生地 赤芍药 牡丹皮 )
;?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黄连解毒汤
;主治:三焦火毒证;主治:三焦火毒证;功用 泻火解毒;功用:泻火解毒;辨证要点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功用 泻火解毒 ;?使用注意
1、清解热毒的基础方,不宜单用;
2、口渴伤津者,勿用。
3、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
4、用于疮疡肿痛,可改变给药途径;
;现代运用;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释名;主治:大头瘟;板蓝根、马勃、玄参
桔梗
陈皮
升麻、柴胡;配伍特点;运用;常用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牙龈炎、记性角膜炎、带状孢疹等见上述证候者。;功效:清热解毒
现代应用:常用于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痤疮、儿童手足病属于热毒炽盛者。;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治疗原则:清某脏之热,结合调理某脏的功能 ;导 赤 散
《小儿药证直诀》
;释 名;主治:心经火热证;主治:心经火热证;治疗:清心、利水、养阴;运用;?运用
?口疮,配合外用冰硼散(小儿常表现为流涎、拒食)
?小儿遗尿
?小儿多动症(加黄连、龙牡等)
稚阴未长,表现出阴静不足,阳动有余
?小儿夜啼,汗多(加黄连、龙牡、浮小麦等)
;
本方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主治:肝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治法 清泻肝胆实火 清利下焦湿热;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龙龟卸柴草车(黄芩 生地 木通 栀子 龙胆草 当归 泽泻 柴胡 甘草 车前子);泻中有补
降中寓升
清利并用;辩证要点
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使用注意
1、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2、黄芩、栀子、龙胆草用酒炒,目的是为了凉而不遏,透热于外;临床应用;龙胆泻肝丸事件;清 胃 散
《脾胃论》 ;胃火的来源;主治:胃火牙痛;功用 清胃凉血;辩证要点
口气热臭,牙痛牵引头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新用
急慢性糜烂性胃炎(胃脘灼热,口臭,喜冷饮,烦躁等表现)
使用注意
牙痛属风寒或虚火上炎型不宜使用本方。
; 左 金 丸
;释名;主治:肝火犯胃;治疗:清肝泻火,降逆止呕;配伍特点;运 用;病案;第五节 清热祛暑;第六节 清虚热剂;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功用 养阴透热;?滋清兼备,标本兼顾;
?养阴而不敛邪,祛邪而不伤正。 ;辩证要点
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使用注意
1、青蒿不耐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