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ⅰ——森林鼠害防制专题PPT.ppt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ⅰ——森林鼠害防制专题PPT.ppt

  1.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有害生物控制ⅰ——森林鼠害防制专题PPT

栖息地:穴居;野栖和家栖;洞道复杂程度各异;群居型和独居型;干燥保暖隐蔽取食方便,季节迁移; 研究方法:标志捕获、活动痕迹、挖掘; 活动:夜行与昼行,范围随季节、食源而异,路线常固定,跑道明显;扩散;冬眠;密度问题; 研究方法:观察、捕获、标志重捕; 繁殖:条件适宜全年繁殖,野生一般为春秋高峰,4-8月;性比差异;繁殖强度(=孕鼠*胎仔数/♀捕获数);出生率与死亡率; 年龄鉴定:种群的年龄构成决定未来发展趋势, 对害鼠的年龄鉴定、年龄结构及与种群数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对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北鼢鼠、小家鼠、达乌尔黄鼠、高原鼢鼠等鼠类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依据牙齿的生长,臼齿齿冠的磨损程度及臼齿形态变化;②依据头骨形态的变化及量度;③依据体重、体长、皮板大小、毛色变化等;④依据繁殖特征、睾丸等的重量;⑤依据水晶体的重量等。 行为:活动时间的分配,以摄食、繁殖和育幼行为为重点,了解活动方式、纯科研; 社群行为:个体之间联系的方式; 领域性:个体或家庭维持生活的空间; 化学通讯:个体辨认依靠外激素,直接接触、间接挥发传导;对性成熟产生正、负效应,影响发情状态,产生警告激素,标识领域、优势地位, 研究手段:直接观察、自动记录设备; 目的:驱避、引诱、抑制繁殖; 天敌:小型食肉兽、鸟类、蛇;直接捕食与间接抑制;数量波动关系,防治与理论研究; 数量调查:抽样调查、设有对照区, 直接数量调查:鼠夹捕获率、直接观察、标志流放; 间接数量调查:食饵消耗法、洞口统计、分析痕迹; 绝对数量调查:尽捕、毒杀; 数量动态:种群生态的核心,控制鼠害的关键,季节性和年度;呈周期性变化,预测的基础,以上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验研究、生态理论;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寿振黄、夏武平、罗泽珣等首先研究了东北地区红背鼠平、棕背鼠平、大林姬鼠种群季节波动规律,到60年代,对东北地区的一些啮齿动物的数量变动有了较清楚的认识。摸清了部分鼠类种群的季节变动、年变动,为鼠害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进行了影响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因素的研究。马壮行等根据影响黄鼠数量变动的外因的研究,提出了保护环境和破坏鼠的生存条件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法。 2、群落生态研究 构成:优势种,多样性;类型划分; 空间格局:水平与垂直分布、成因(微生境、天敌) 时间动态:昼夜、季节、年度; 实例、鼠类群落多样性; 群落构成的机制:竞争、捕食、互利、进化、人类活动; 3、生态系统生态研究 鼠类与植物:食物与隐蔽地的提供者;土壤性质、植被演替、生长; 食物网: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生态作用:天敌的食物、森林更新、水土保持的破坏者; 三、鼠害防治实践 1、林地鼠害调查试验方案 生态学调查:环境因子(温度、土壤、降水、植被种类、类型、高度、盖度、天敌);生物因子:天敌、其他动物、人类活动方式; 种群基本参数:性比、年龄、出生率、雌雄性繁殖特征,分布状态; 结果分析:种类、优势种、食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数量动态规律; 防治方法:物理、化学、生物、生态; 数量波动一般模式:冬春低、夏秋高; 大爆发:增长期、一年,2-3年,1-2季内迅速发生,高峰期、维持1-2年,下降期、仅有少量繁殖,低谷期、低水平维持; 预测方法:对群落、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为鼠类预测预报及生态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收集资料建立模型,但预测结果只能是一个近似值。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够准确和完善,或建立的模型有某种程度的失真,或受到人为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等,导致预测的结果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测一些对气候因素较为敏感的小型鼠类,在气候异常的年份其准确力就相对下降。 实例、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 鄂尔多斯沙地草场小毛足鼠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 侯希贤 董维惠 周延林 鲍伟东 本文以1991~1996年在鄂尔多斯沙地草场 上小毛足鼠的数量资料,对该鼠的种群数量 动态及预测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991~1996年每年4~10月每月中旬,在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沙地草场的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地及丘间滩地、农田等不同环境中,用直线夹日法调查,行距50m,夹距5m,用花生米作诱饵,捕获鼠作常规测量并解剖、记录,最后称取胴体重,保留头骨。用捕获率表示鼠密度。 2 结果与分析 1991~1996年共布放124245个夹日,捕 鼠7498只,其中小毛足鼠2411只,占捕获总 数的32.16%,居首位。 2.1 种群数量动态 2.1.1 季节变化 将各年各月平均捕获率制 成图1。从图1看出,小毛足鼠季节消长呈 单峰型,4月数量最低,7月最高,最高峰是最 低峰的10.5倍。各年度的曲线基本相似,均 为单峰型, 2.1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