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的护理PPT.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的护理PPT

流行性斑疹伤寒 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 由普氏立克次体引起,以人虱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瘀点样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病原学】 ——普氏立克次体 (一)形态 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 呈多形性球杆状,大约 (0.3~1)μm×(0.3~0.4)μm 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 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 细胞内寄生 【病原学】 ——普氏立克次体 【病原学】 (二)抵抗力 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不耐热,56℃、30分钟或37℃、5~7小时均可灭活。 耐低温和干燥,20℃以下可长期保存,在干燥的虱粪中能存活数月。 【流行病学】 人虱   人 人 人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流行病学】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可获相当持久的免疫力 少数因免疫力不足偶尔可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的立克次体再度增殖引起复发 【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 小血管 内皮细胞内 增殖 普氏立克次体 细胞破裂 立克次体血症 直接损伤 内皮细胞 释放内毒 素样物质 微循环障碍 相应组织 器官损伤 基本病变:小血管炎 皮肤 心 脑及脑膜 骨骼肌 肺 肾 肾上腺 睾丸 【临床表现】 (一)典型斑疹伤寒 1.发热 起病急骤 体温在1~2天内迅速上升至39℃以上 高热持续2~3周后,于3~4天内降至正常 伴全身毒血症状 潜伏期为5~23天(10~14天) 【临床表现】 (一)典型斑疹伤寒 2.皮疹 第4~6病日始出疹; 初见于胸背部,1~2天内遍及全身,但面部通常无疹; 开始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之退色,继而变为暗红色或瘀点,不融合; 1周左右消退,常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但无焦痂。 【临床表现】 (一)典型斑疹伤寒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较明显,且很早出现; 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头晕、耳鸣及听力减退。 4.肝脾大 5.心血管系统症状 6.其他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二)轻型 其特点为: 热程短(8~9天),热度较低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常无皮疹,或可见稀少的充血性皮疹 肝脾大者少见 【实验室检查】 (一)血、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小板常减少。 尿蛋白常阳性。 【实验室检查】 (三)血清学检测 1.外斐反应 2.立克次体凝集反应 3.补体结合试验 4.间接血凝试验 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四)病原体分离 一般不用于临床诊断 (五)核酸检测 【诊 断】 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有斑疹伤寒流行或1个月内去过流行区,有虱叮咬史及与带虱者接触史。 临床资料:出现发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外斐反应的滴度较高(1:160以上)或呈4倍以上升高即可诊断。 有条件也可加做其他血清学试验。 【预 后】 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治疗早晚、有无并发症等有关。 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 老年人、孕妇及合并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及时治疗的病死率1.5%。 【治 疗】 (一)一般治疗 (二)病原治疗 主要治疗措施 多西环素、四环素 (三)对症治疗 剧烈头痛者:止痛镇静剂 补充血容量,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 【预 防】 (一)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病人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 (二)切断传播途径 防虱、灭虱 (三)保护易感者 疫苗接种 鼠肺活疫苗 【护理诊断】 该病人可以提哪些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一.隔离防护 二.一般护理 饮食、休息、病情观察 三.对症护理 四.用药护理 五.心理护理 六.健康指导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