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化因素疾病PPT.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化因素疾病PPT

3.协助病人排出体内的毒物 (1)利尿排毒: 补液量5~10L/d,补液速度3OO~500ml/h,还可用袢利尿剂、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等加速毒物排出。 改变尿液 PH值可促进毒物由尿排出。如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可使弱有机酸(苯巴比妥、水杨酸盐)排出;用氯化氨、维生素C酸化尿液可促使有机碱(苯丙胺)由尿排出。 (2)吸氧:可使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 (3)血液净化:常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及血液灌流。 中毒12小时内进行透析效果较好。 对清除巴比妥类、水杨酸、甲醇、乙醇等有效。 对分子量大、蛋白结合能力强的药物不能清除。 血液灌流用于治疗脂溶性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 4.使用特殊解毒药: 二巯丙醇(BAL)用于砷、汞、锑等重金属中毒, 依地酸钙钠主要用于铅中毒,对许多重金属中毒也有效。 亚甲蓝用于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 阿托品、碘解磷定治疗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抗蛇毒血清用于蛇咬伤中毒。 5.对症治疗与护理: 多数毒物中毒并无特殊解毒药,主要依靠对症治疗。 原则:保护器官功能、防治并发症、全身支持,防止感染。 第四节 常见急性中毒的救护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一)概述 定义:有机磷农药短时间内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引起乙酸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先兴奋后衰竭的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病人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附【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大都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至棕色,稍有挥发性,有大蒜味。除美曲磷酯(敌百虫 )外。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敌百虫 敌敌畏)。有机磷杀虫剂属有机磷脂类化合物,为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农药,对人畜均有毒害。 有机磷农药分为四类: 1、剧毒类: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 2、高毒类:甲基对硫磷、甲胺磷、敌敌畏 3、中毒类:敌百虫、美曲磷酯、乐果等 4、低毒类:马拉硫磷等 中毒机制: 有机磷 人体 与胆碱酯酶结合 磷酸化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的活性 失去分解乙酸胆碱的能力 乙酸胆碱大量蓄积 胆碱能神经功能紊乱 兴奋 抑制。 (二)护理评估 【健康史】 重点询问有无职业性或生活性毒物接触史,注意询问中毒时间、毒物的种类、名称和剂量等。 ①职业性中毒:生产设备密闭不严,生产包装过程中衣物污染,有机磷杀虫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 ②使用性中毒:喷药和施药时个人防护不严,药物污染皮肤或衣物,由皮肤吸收所致。 ③生活性中毒:常因误服、自服或食入被污染的食物(蔬菜、水果等)所致。 【身体状况】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品种、剂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 经皮肤吸收中毒,一般在接触2~6小时内发病 口服或呼吸道中毒在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出现症状。 1.毒蕈碱样症状: M样受体兴奋过多。 表现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泪、流涕、流涎、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病人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乙酸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兴奋过多的N样受体,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病人常有全身紧束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呼吸肌麻痹引起周围性呼吸衰竭。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 第八章 理化因素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熟悉中毒的发病机制及救治原则。 2.熟悉镇静催眠药中毒,强酸、强碱类中毒的护理。 3.掌握中毒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4.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 第一节 中毒的发病机制 概述 定义:某种物质进入人体后达到一定量,损害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破坏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中毒。 引起中毒的物质,称为毒物。 根据其来源和用途将毒物分为工业性毒物、药物、农药,有毒动、植物。 按时间分类 短时间大量毒物 或剧毒物进入人体 急性 中毒 长时间接触小量毒物 慢性 中毒 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慢性中毒之间 (一)中毒原因 1.职业性中毒: 在生产过程中,与毒物密切接触可发生中毒。 在运输、保管、使用过程中与毒物密切接触也可发生中毒。 2.生活性中毒 误食、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用药过量、自杀或谋害等。 (2)消化道: 生活性中毒或误服中毒的主要途径,以固态和液态化学物质多见: 水溶性毒物:在酸性胃液中被吸收 脂溶性毒物:在碱性肠液中被吸收。 (3)皮肤粘膜 某些有机磷和氰化物可由口腔黏膜或食管黏膜迅速吸收引起全身中毒。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