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生理09-3脑电PPT
五、记录脑电图的意义 脑电图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中枢某些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癫痫 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电图还可协助诊断颅脑外伤和颅内炎症性疾病 精神疾病 在动物实验中,常应用脑电图记录技术研究癫痫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尤其是用于抗癫痫药物的研究。 现代研究睡眠的重要方法在睡眠生理机制和睡眠障碍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精神药物研究 二.诱发电位 (一)诱发电位的基本特征 1.诱发电位与刺激之间有明显的锁时关系,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 ①刺激引起的冲动沿神经传导的速度; ②刺激点与记录点之间距离; ③传导路经中所经历的突触数目多少; ④突触延搁的时间。 2.诱发电位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 核心部位大,中心向四周呈指数曲线规律 逐渐衰减。 3.诱发电位具有固定的反应形式和可重复性。 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引起的诱发电位具有一定的 反应形式,且具有重复性。 诱发电位的反应形式一般分为主反应和后发放两 部分,主反应潜伏期较短,幅度较大, 后发放是在主反应之后出现的一个潜伏期较长、 波幅较小的周期性活动。 4.诱发电位受非特异性因素影响较小。 如情绪、心理活动、环境、 睡眠等因素对诱发电位的 影响要比对自发电位影响小得多。 (二)诱发电位类型 根据刺激方式和记录部位不同, 诱发电位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2.视觉诱发电位 3.听觉诱发电位 1.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即电刺激一侧肢体从对侧相应的大脑皮层感觉投射区记录到的诱发电位, (1)皮层诱发电位: (2)脊髓诱发电位: 是指刺激躯体传入神经,在相应脊髓节段上所记录的诱发电位,称为脊髓诱发电位或脊电图(Spinal Electrograms SEG), (1)皮层诱发电位:特征,发生机制,用途 皮层诱发电位:是指在外周神经遭受刺激时,其感觉传入经特异性传导道在皮层某一特定区域记录到局部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皮层诱发电位各组成部分:通常有各自的特征,可分为主反应(Primary Response)和后放电(After discharge)两部分 主反应常为双相电位,先正后负,通常包括突触前成份和突触后成份,可用加快刺激频率的方法来鉴别 后放电是主应应后的一系列电活动,常呈周期性(8-12次/秒)。 皮层诱发电位产生机制 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按其形态结构不同可分为锥体细胞、星形细胞和梭形细胞,后两种细胞因其部位太深且纵横交错不能形成有效电场,而锥体细胞,尤其是第五层大锥体细胞不仅分布于同一层,而且排列整齐,每一个锥体细胞都有一伸向皮层表面,并垂直皮层的顶树突,许多顶树突排列方向一致,相互平行,这样的结构有种于电活动总和并形成电场。 皮层诱发电位产生机制 主反应:在传入冲动的激发下,首先大锥体细胞发生兴奋,在胞体兴奋初期皮层深层细胞体部位的电位首先变为负,成为电流汇集之点(电穴),而皮层浅层的树突末梢部位尚未去极化,其电位相对为正(电源)此时,在皮层表面可引导到正相电位,然后,兴奋传至皮层浅层,顶树突上部皮层表面去极化,成为电流汇集之点(电穴),而皮层深部复极化,其电位相对为正(电源),此时皮层表面可记录到负相电位,两者就构成皮层诱发电位的双相(先正后负)主反应。 后放电:后放电主要是由于外界刺激的轰击,使神经原发生重复放电,或者回返在短神经元链或长神经元之间的环路活动,另外,皮层一丘脑接替核(后腹核等)之间的环路活动,也是其产生原因之一。 皮层诱发电位用途 皮层诱发电位记录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研究中采用最广的一种研究手段,可以有单细胞诱发电位,也可以是在某个神经核内诱发的场电位(Field potenial)。 在生理学领域内可用其来研究感觉的投射和功能定位,探讨神经传入的中枢传导,研究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和递质特性。 在临床应用方面可对神经系统各部位进行功能检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指导脑外科手术定位,用于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等。 2.脊髓诱发电位: 脊髓诱发电位: 是指刺激躯体传入神经,在相应脊髓节段上所记录的诱发电位,称为脊髓诱发电位或脊电图(Spinal Electrograms SEG), ①脊电图的特征及生理学意义, 节段性脊电图主要由正、负、正三相早反应和随之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迟反应组成, 传导脊电图 ②脊电图的记录方法, ③脊电图的临床应用:对确定脊髓通路功能性阻塞性,对估价外周传导及背根进入脊髓区域的传入传导方面具一定的临床价值,特别是可用其来研究婴儿和儿童脊髓神经系统发育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警示-3-受限空间事故-2014年11月PPT.pptx
- 生化实验期末蚕豆病设计性实验报告PPT.ppt
- 瑞美森专业版 2PPT.ppt
- 甘肃,兰州血栓与止血PPT.ppt
- 生化期末设计性实验报告gpd缺乏症PPT.ppt
- 生产性毒物与中毒PPT.ppt
- 甘肃省民勤县参合农民健康管理工作报告PPT.ppt
- 生命PPT.ppt
- 生化糖代谢学时PPT.ppt
- 生化临床知识PPT.ppt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