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2五年制PPT
Brodmann分区:根据大脑皮层表面存在的沟和回,以及皮层的组织学结构特点,Brodmann氏将其分成52个区(图仅示大脑外侧表面的分区,内侧面的未能显示)。 (1) 第一感觉区 位置:位于中央后回,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3-1-2区。 1、体表感觉代表区 感觉投射规律: 点对点的交叉性投射(头面部感觉的投射是点对点的双侧性投射)。 按功能占位: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体表结构的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分辨愈精细的体表部位,在皮层的代表区愈大。 A:第一感觉区的躯体感觉定位(拓扑)图。 B:根据拓扑图比例绘出的侏儒人渲染图。 A B 倒置性的安排 ①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 ②是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 ③细胞柱N元兴奋时,其相临的细胞柱就受抑制,形成兴奋和抑制镶嵌模式。 Dept Physiology, TMMU 感觉柱(sensory column): 大脑皮层的柱状结构(columnar organization) 皮层柱的结构特点:具有相同传入和反应的神经元跨越几个皮层亚层,垂直地堆叠成与皮层表面垂直的纵向柱状排列。 柱状结构是大脑皮层(包括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又称为皮层柱(cortical column)。 就感觉皮层和运动皮层而言,柱状结构分别称为感觉柱(sensory column)和运动柱(motor collumn)。 类似地,视觉和听觉皮层的柱状结构被分别称为视觉柱和听觉柱。 皮层柱的功能特点: 同一个柱内的神经元对同一感受野的同一类感觉刺激起反应,构成一个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单位。 当一个皮层柱兴奋时,其相邻皮层柱受到抑制,使皮层神经元的活动表现出兴奋-抑制镶嵌的模式。 第一躯体感觉区中3b区的柱状结构:手指D1-D3在3b区中的代表区位置相邻;在每一手指的代表区内,快适应(绿色)和慢适应(红色)的细胞柱交替排列。 注意:在手指上,快适应感受器的密度比慢适应感受器的大,而慢适应感受器的感受野比快适应的大。 皮层柱的形成机制:特异性传入纤维通过皮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其兴奋的大锥体细胞两侧其他大锥体细胞的侧抑制(前馈抑制)使然。 特异性传入纤维(Spec aff)通过兴奋性中间神经元(S1)与大锥体细胞顶树突之间的多重突触(multiple synapse)强烈地兴奋大锥体细胞。同时,特异性传入纤维也可以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S3),后者通过横向伸出的轴突抑制被兴奋的大锥体细胞两侧的其他大锥体细胞,从而导致了皮层柱的形成和皮层神经元活动兴奋-抑制镶嵌模式的发生。 皮层柱的功能意义:① 在感觉皮层,可通过侧抑制机制使一个感觉柱的感觉被突出;② 在运动皮层,运动柱是一种“经济的”安排,即一个特异性传入就可以兴奋一个柱内许多大锥体细胞,后者的同步发放可产生足够大的传出并引起一个有效的运动反应。 感觉皮层的可塑性: 皮层的可塑性表明大脑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感觉皮层的可塑性:(a,b)枭猴的手指在第一躯体感觉皮层上的感觉定位图;(c)如果第三根手指被切除,一段时间后,皮层改组使第二和第四根手指的代表区扩大;(d)如果选择性地刺激第二和第三根手指,它们的皮层代表区也扩大。 (2)第二感觉区: 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②功能:可能与痛觉有关 ③投射特点: Ⅰ.双侧性投射; 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 有较大的重叠区。 Dept Physiology, TMMU 2.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4区),肌肉本体感觉区。与运动区重叠在一起。 Dept Physiology, TMMU (三)躯体感觉 1、触-压觉:内侧丘系和前外侧丘系两条通路中上行 2、本体感觉:对躯体空间位置、姿势、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向的感觉 3、温度觉:冷感受器:10-38oC,多 温感受器:30-45oC Dept Physiology, TMMU 体表痛 躯体痛 内脏痛 深部痛 快痛 慢痛 痛 觉 体腔痛 牵涉痛 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 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 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 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内脏疾患类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 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 4、痛觉分类 Dept Physiology, TMMU 疼痛(pain):损伤性刺激引起的不愉快(常伴有情绪反应)感觉,可伴有痛反应(防御、逃避) 痛觉特点:1. 富于情感色彩 2. 受其他活动的调制: 紧张时不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