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党员读方志敏清贫有感
党员读方志敏清贫有感
党员读方志敏清贫有感
汉语中的“清贫”,是指“清寒贫苦”。姚崇《冰壶诫》中的“与其浊富,宁死清贫”,是指贫困而有节操。方志敏的“清贫观”,既有物质上的贫困贫穷之意,更有精神上的清高淡泊之志。他在牢狱里写下的《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吞嚼刺目的包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软的钢丝床,宁愿睡在猪栏狗巢似的住所!不稀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劳苦!不稀罕富裕,宁愿困穷!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这种坚定的信念、高尚的精神,正是方志敏清贫观的真谛!今日重温,言犹在耳。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方志敏的清贫观仍给我们以启迪和借鉴。
一、勇于坚守清贫,不仅指物质上的清苦,更指精神上的坚守。坚守清贫,需要信念,需要勇气,需要毅力。屈原叹息朝政黑暗而投身江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山林;郑板桥不与官宦同流合污而“难得糊涂”,等等这些,都是精神坚守的高洁行为。方志敏站在革命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高度,用克制、理性和意志力来把握欲望与行为,从而提升了幸福感的境界和情操,使得思想从容自律,精神走向成熟。坚守之于我们党,则是党性的写照,是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是生存壮大的精神源泉。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必备的美德,也是我们党的阶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属性的最根本体现。正如“心里装着群众,惟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情系阿里,死而后已”的孔繁森,这些当代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一生坚守清贫,而正是这种坚守树立了党的形象,铸就了党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二、学会珍惜陈毅在《水调歌头·自叙》中说“晚节自珍惜,日月走如梭。”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珍惜清贫,才能守一方乐土舒两袖清风。如改变了理想的罗盘,就会迷失人生的方向;改变了人生的坐标,就很难分清地狱和天堂。为官难得是清贫,难耐清贫莫为官。作为一般干部,就是要珍惜岗位,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工作,不要因一时贪心而被组织和人民抛弃,这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组织认真负责的表现;就是要珍惜自由,不要身陷囹圄时才发出“自由就在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感叹;就是要珍惜家庭、珍惜友情、珍惜别人的劝告、珍惜他人的劳动、珍惜自己付出的辛勤汗水、珍惜已得到的成绩和荣誉……学会珍惜,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已有的成果上创新,不懂得珍惜是对自己付出汗水的亵渎。
三、懂得知足“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不能以平静的心态,耐住清贫,是考验每一个领导干部的修养品位、思想道德的重要尺度。方志敏说过: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无数事实证明,我们所以能够逐步走向富裕,获得新生,也正是安贫乐道、艰苦创业的结果。在物欲横流的环境里,干事业需要耐得住清贫,懂得知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周敦颐著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陶渊明警世道“不为五斗米折腰”;蜀相诸葛亮,鞠躬尽瘁,粗衣素食,死无余帛;明代海瑞一腔正气,两袖清风,终生节俭,去世时“家仅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后事需由门人发动募捐,方能办理;清代郑板桥身为县太爷,嫁女竟买不起嫁妆,只好“赠尔春风几笔兰”……他们终其一生,都与清贫为伴,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人物。知足,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不被名利所诱惑、不贪婪,保持一种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知足,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不做世间功利的奴役,也不为凡间各种烦恼牵累所骚扰,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得以升华;知足,可以在荣辱祸福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四、善于放弃清贫,历来为仁人志士所崇尚。海瑞、郑板桥、于谦……,重节的廉吏、朴实的清官大多清贫。“尽瘁国事,不治家产”的孙中山、“做官即不许发财”的吉鸿昌、睡打补丁床褥的毛泽东、穿破了袖口中山装的周恩来、坐吱咯作响藤椅的焦裕禄、牺牲时身上只有8角6分钱的孔繁森……,这些旷世精英,民族英豪,他们胸怀国家民族之大利,无不默默地放弃了在一般人看来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切,从而成就了一生伟业。物质上他们是清贫的,但精神上他们是富足的。正如方志敏对国民党士兵所说的那样“我们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正是有了成千上万甘愿放弃物质享受的党员干部,才使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升到了全心全意、完全彻底的境地。人生面临许多选择,而选择的前提是善于放弃,放弃的正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