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教育实验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教育实验方法

第七章 教育实验法 ;看一篇文章;本章内容;第一节 教育实验法概述;(三)经典意义的教育实验法;二、教育实验法特点;第二节 教育实验类型;三、按自变量状态划分;四、现代国外教育实验分类; 2. 斯坦利与坎贝尔分类(1963) 前实验 (the pre-experimental design) 真实验 (the true experimental design) 准实验 (the quest- experimental design) 1963年Compel and Stanley: Experimental and quasi- experimental designs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控制程度: 前实验(无控制无关干扰因素的措施) 准实验(不能随机分派被试、不完全控制误差来源、只是尽可能予以控制) 真实验 ;五、近20年我国曾流行的提法;第三节 教育实验的构成因素;二、变 量; 4、无关变量干扰变量(无关变量) 多样性、复杂性、二重性(新鲜感 有正负作用) 5、其他变量:调节变量 (特殊的变量或次要的变量。教材的实验,方法可能为调节变量)潜在性、间接性、可引导性 ;三、控 制(C-control);消除 消除是设法使无关变量从实验中消失。可以消除物理因素,但紧张等无法消除。况且过于采用消除法会使实验情境失去自然性、现实性。 平衡 平衡是指在分组比较实验中,使无关变量对各组的影响相同。 ;纳入 当某些干扰因素无法排除时,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实验变量,纳入实验之中,使之有系统地变化,分析它与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要求将单变量教育实验发展为多变量教育实验。;抵消 抵消是让被试先后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被试自身以及实验顺序所造成的练习、适应、疲劳等无关变量效应在先后轮换过程中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随机化 随机化是指在分组、安排实验处理顺序等许多实验环节上,不受实验人员主观意图的影响,而由偶然机遇决定。;统计控制 例如,在两个平行的班中进行教法实验时,某个班中成绩大好或太差的学生,将影响实验效果,在分析实验结果财,可将这些学生的后测成绩单独列出来,做为参考,不做为总体的成绩。;重复验证 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多变,教育实验规模应由小而大,逐步扩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反复验证。这样在重复实验过程中,一些无关变量如家庭教育、社会文化背景等,可以相互抵消,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有效性。;代表性策略 代表性策略是指在实验中确保被试、实验教师在实验研究范围内的代表性。象北京教育学院合敬先主持的“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教师、普遍儿童、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具有普遍意义,有利于推广,而且为实验班成绩与实验范围内其他班级成绩的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四、测量(O_observation); 3、后测 —— 第一,后测要在停止实施实验变量后立即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因被试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特质水平的变化。 第二,后测和前恻必须是同质测验。 第三,保证后测和前测分数的同值性。 4、工具 ⑴ 自编工具 ⑵ 量表;五、样本 一般根据实验所要求的精确度来确定。精确度越高,样本容量越大。但如果样本过大,则增加实验上的困难,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样本容量的确定可按着以下规则来进行:控制严密的实验样本可小一些,反之应大一些;抽样误差大的,样本含量应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第一轮实验样本含量可小一些,第二轮、第三轮实验样本含量应逐渐增大;实验室实验样本含量可小一些(10以上就可以了),自然实验应大一些(至少要在30以上)。;(一)单纯随机抽样 (二)等距抽样法 (三)分类抽样法 (四)多级抽样法 (五)整体抽样法 (六)有意抽样法;第四节 教育实验设计; 2、单组前后测设计 这种设计的特点是在自变量影响介入之前,先对被试进行测试(O1),然后对被试施以实验措施(X),此后再次测试(O2),其基本模式为: (G)O1 X O2 ; 3、非对等组后测设计 在这种设计中,有一个组为控制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在实验中对实验组施以自变量,控制组则做为比较组存在。实验结束后对各组进行后测,根据实验组与控制组因变量的差异,得出实验的结论。其基本模式为: G1: X O1 G2: C O2 其中,C代表控制组(其他同前)。;二、真 实 验;2.随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