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脑 Brain
脊髓 Spinal cord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脑神经 cranial nerves
脊神经 spinal nerves
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依分布对象: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按性质:感觉(传入)神经
运动(传出)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元的分类
突起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功能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
;3、常用名词术语;二、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3、突触结构:;4、神经递质;3.神经递质的分类;1.定义:镶嵌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种化学物质(如递质、调质、激素)发生特异结合的特殊生物分子。
2.配体:
激动剂: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
抗诉剂:只发生特异性结合,但不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物质 。
3.受体与配体的结合的特性
特异性; 饱和性; 可逆性; 受体的脱敏性 (当受体长时间的暴露于配体时,大多数受体会失去反应性,即产生脱敏现象 );4.受体的分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与效应;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与效应;3.突触前受体;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和生理意义;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三、反射弧中枢内兴奋的传递;3、中枢部分兴奋传递的特征;四、中枢抑制;2、突触前抑制
定义:突触前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引起突触后膜EPSP减小而造成的抑制。
产生机制:①抑制性神经元 ②兴奋性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减少 ③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不容易甚至不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呈现抑制效应
突触前抑制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引起的
突触后抑制是突触后膜超极化引起的
;五、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3、眼的视觉功能;2.眼的折光系统;5.感光换能机制;4、耳位听觉;2.内耳的结构和功能;5、嗅觉 宇宙间物质气味上千种,7种基本气味。即乙醚味、薄荷味、樟脑味、花卉味、麝香味、腐臭味和辛辣味。每一种嗅细胞只对一种或两种特殊气味刺激发生反应,并且不同性质的气味刺激有专用的传入路径和投射终端位点。各种不同气味的感觉即是上述7种气味的不同组合。 嗅细胞受悬浮于空气或溶于水中的气味物质刺激时,可通过膜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系统(见第1章)引起膜上电压门控式Na+通道开放,Na+内流,从而产生去极化型感受器电位;后者在轴突膜上引起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并沿着轴突传入嗅球,进而传向更高级的嗅觉中枢,引起嗅觉。嗅觉有明显的适应现象,但对某种气味适应后,不影响对其它气味的嗅觉。6、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位于舌、口腔、和咽部粘膜上。味蕾由味觉细胞、支持细胞、基底细胞组成。味觉细胞是感受细胞,其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由味孔伸出,是味感受器关键部位。味觉细胞更新特别快,平均每10天更新一次。 人和动物可以区分千百种不同味道,但众多的味道只是由酸、甜、苦、咸四种基本的味道组合而成的。同样,每一个味觉细胞仅对一种或一种以上基本味道有反应;四种基本味觉都有专用神经通路传入中枢。;二、脊 髓纤维束;三、脑部纤维束;四、大脑皮层 ;大脑半球内侧面;大脑半球外侧面;2、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区的特点;五、感觉传导通路;;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链→卵圆窗→淋巴→耳蜗→听神经→双侧内侧膝状体→大脑皮层颞横回
;;头面部温痛觉、粗触觉传导路;;;躯体四肢感觉传导路;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休克(spinal shock)突然横断动物的脊髓,导致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休克。降低或消失
表现为:发汗反射消失;血压下降;粪尿积聚
(以后反射可恢复)
2、脊髓反射
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牵张反射 ;节间反射
3、脊髓的作用
引发随意运动、调节姿势、协调不同肌群使运动平衡精确。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正常时:上位中枢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对前角运动神经元施加影响,使屈肌与伸肌的肌紧张度保持平衡。
损伤后:由于易化区作用>抑制区的作用;牵张反射增强,伸肌是抗重力肌,正常情况下反射活动强于屈肌(牵张反射)
本质:伸肌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