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丘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精选

商丘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4页。共六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叶恭绰(1881—1968),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一生在诗词书画方面有不少贡献。叶恭绰的书法,一反清代“馆阁体”①的潮流,是从清代的“正统”书法中解放出来的。他认为“清代白折大卷盛而书法亡,必须脱出羁绊”,所以他的书法气魄沉雄,丰姿挺劲,一扫清代以来的呆滞衰弱风气。他融会百家之长而自成一格。 叶恭绰说:书法应当以篆、隶为根本。他认为学书应以出土木简,汉、魏、南北朝石刻和晋、唐人写经为基础。他主张写碑,而不赞成临帖。他的意思是,毛笔写字本来就易软弱,再临摹古人手写的帖,就愈易萎靡。碑经过刀刻在石头上,字体刚劲,临摹时骨架挺拔,便于初学,这原是清代嘉庆、道光(19世纪初)以后流行的“崇碑黜帖”的说法。他认为我国中世纪的宋、元两代,会篆、隶的人不多,所以字帖一时盛行,其实都只是王羲之一家的统绪,道路是狭窄的。等到明朝中叶以后,研习金石的风气逐渐开始,明末的王铎、傅山这些人出来,就大大地突破书法的旧框框,他们中的高手,能够和沿袭宋、元正统的董其昌争一席之地。清康熙帝崇尚董体,成为风气,到了乾隆时代,终于形成每况愈下的情况,因此包世臣、邓石如这些书法家出来,崇碑之说大昌,董其昌的流派才逐渐失去势力,书法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叶恭绰认为这和当时经学之提倡今文家,词学推尊五代、北宋,同是学术上“穷则思变”的表现。其后何绍基、康有为、吴昌硕这一代书法家出来,便开始打破科举考试中大卷白折书体的桎梏。 叶恭绰对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提出写字要“腕活指死”的主张是深以为然的,他认为道出了书法的要点。他说:在钟繇、王羲之时代,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古人执笔写字都是“悬肘”,而不像后来写字时把手肘和手腕都靠在桌子上。到唐代还是如此。后来有了桌椅,写字便习惯于两手伏案而不再悬肘,这是生活资料的改变影响了书法的结果。伏案写字为什么不如悬肘呢?原因很简单:由于肘和腕都没有依靠,力量便完全集中到执笔的指掌上,因此字就显得有力。 对于用笔,叶恭绰不同意包世臣“用掌转笔”的主张,又认为何绍基“曲肘过中、用三指运笔”的方法,其弊在于左向之笔画无力,何绍基的字左撇总是像鼠尾,就是因为“曲肘过中”(把腕、肘弯向右方,超过中度)的缘故。康有为和他相反,笔管和笔锋向左倾斜,结果左笔有力,右捺软弱。叶恭绰的这些理论,是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的发展。 叶恭绰反对孤立地学习书法,强调书法和文学修养及其他姊妹艺术(音乐、舞蹈等)的密切关系,尤其是“书画同源”的道理。叶先生画兰竹,劲挺韵媚,上追元人。他曾经说过,我画竹是写字之后,每次把笔刷在纸上时悟出来的。由此可见其思想。 (摘编自黄苗子《因蜜寻花》) 注①馆阁体:为应付科举考试而追求呆滞工整的一种书法,成为清代读书人的主要书风。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恭绰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很见长,其书法特点气魄沉雄、丰姿挺劲,融会百家之长而自成一格。 B.叶恭绰提出书法以篆、隶为本,学书以出土木简及汉魏南北朝石刻和晋、唐人写经为宗,临摹则碑胜于帖等创新主张。 C.叶恭绰认为宋、元两代书法会篆、隶的人不多,字帖一时盛行,受王羲之一家的影响过大,其道路并不开阔。 D.董其昌沿袭了宋、元时崇尚临帖的正统,他所创的“董体”受到康熙帝的推崇,而到了乾隆时渐渐走向衰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代以“馆阁体”为代表的所谓“正统”书法具有呆滞衰弱的风气,先后受到何绍基、康有为、叶恭绰等书法家的冲击。 B.包世臣、邓石如等书法家出来崇碑,就如同经学提倡今文家,词学推尊五代、北宋,都是学术上“穷则思变”的表现。 C.钟繇、王羲之时代执笔写字都是“悬肘”,因此字写得苍劲有力,唐代后有了桌椅,写字两手伏案而不再悬肘,字体就不如以前有力。 D.叶恭绰的书法思想受到包世臣、康有为的影响,并对他们书法观点进行了批判性吸收,表现出个人的独特见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宋代、元代到明朝的中叶,研习金石的风气还未形成,等这种风气形成以后,书法崇尚临帖的旧框框得以打破。 B.宋、元后,书法碑、帖之争几经周折,明中叶后临碑之风渐起,康熙时因崇尚董体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