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欲速”反而“不达”.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品开发“欲速”反而“不达”

产品开发“欲速”反而“不达”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对企业抢夺市场先机、提高客户满意度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如何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方面,企业普遍存在一些误区,造成了“欲速”反而“不达”的后果,而其中二个方面尤为突出。 第一,需求分析“欲速则不达”。需求分析一定要做充分,后续产品开发工作才能更顺畅、更快速,如果产品开发“一味求快”,需求分析不充分,那么整个产品开发速度就快不起来。很多企业为了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往往一有了产品开发的想法就立即开始设计工作,需求分析很不充分,结果因需求不断更改引起反复修改设计造成开发进度延误。在对一家特种灯具企业的分析发现:需求变更次数较多的项目大部分开发周期在6个月左右,少数项目甚至到了11个月,而需求很少变更的项目大部分开发周期在4个月左右;需求变更次数多的项目花在需求分析上的时间往往不超过一周,而需求很少变更的项目花在需求分析的时间往往在3周左右;在需求分析上面多花半个月的时间,反而节省了2个月的开发周期。通过对众多企业实践的观察发现,需求分析不充分是产品开发延期的关键原因之一。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需求分析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一项“耽误时间”的工作,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加大需求分析的投入,给予充足的时间进行需求分析。 做好需求分析工作,需要从需求分析的组织设置、业务流程、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组织设置上,目前很多企业还是靠工程师独自分析以及工程师和市场销售人员的非正式交流来解决,这是根本无法做好的,必须加强需求分析的组织设置,如建立需求管理部门,建立需求管理团队(RMT),建立产品组合管理团队(PMT),等等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业务流程上,需要在产品开发流程中加强需求分析环节,并进行充分的需求评审,还需要建立规范的需求收集和分析流程,加强需求收集、需求分类、各项需求重要性分析、需求验证、需求规格分析等各项工作。分析方法上,可用的工具比较多,包括卡诺模型、QFD、$APPEALS、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法等,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定。具体可参见“企业研发团队如何获得高价值的市场需求”、“如何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识别客户需求”等汉捷顾问文章。 第二,全新产品开发“欲速则不达”。全新产品开发一定要做好,全新产品也称平台产品,企业往往以此为基础延伸出一系列改进型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全新产品的数量是比较少的,大部分时候是在做增加功能特性、改型、降成本、客户定制等延伸产品开发工作,其“母体”就是全新产品。如果“母体”做得不好,后续的“子孙”产品就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全新产品开发要多投入多花时间做好,不能怕“慢”,如果一味求快而开发出一个不完善、可继承性差的全新产品,那么后续延伸产品开发往往就快不起来。 全新产品开发一定要多花些时间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确保产品稳定后才能上市,这样才能实现延伸产品的快速开发。K公司是广州一家生产汽车多媒体产品的企业,其第二代新产品刚推出样机,很多客户看后都非常感兴趣,并表示希望马上订购第二代产品,于是K公司为“快速”上市,就盲目的将未经充分测试验证过的第二代产品推上市场。结果可想而知,由于“母体”不稳定,每一个定制产品都会出大量的问题、要做大量的返工,每个定制产品开发都严重延期,根本“快”不起来,客户因此抱怨不已,有些项目甚至交付客户后产生严重质量问题,造成退货,公司品牌也因此受损。优秀企业在这方面更能坚持原则,在国内很多企业看来开发速度是不够“快”的,如广州本田,2006年底丰田凯美瑞上市的时候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但第八代本田雅阁仍然坚持到2008年初才上市,整个2007年都是靠已快“老掉牙”的第七代雅阁苦苦坚持,尽管短期的销售受到了一些影响,但仍然能保证品牌形象、长期效益不受影响,事实上广州本田雅阁在2009年又再一次超过凯美瑞登上国内同档次车型销售冠军的宝座。 遗憾的是,太多的企业至今都未意识到这一点,还是一味求快,将未充分测试验证的全新产品推向市场,结果造成产品开发团队总是“救火”,后续产品开发总是延期。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产品开发是很难快得起来的。 全新产品开发还要多花些时间充分考虑平台化、系列化的需要,确保后续产品能在其基础上做比较少的改动即能延伸出新的产品型号,而不需要做架构性的变动。如果全新产品在平台架构上考虑得不充分,后续产品开发也是很难快得起来的。国内一家知名的通信企业——Z公司的视频会议系统产品开发就在这方面吃过大亏,因为急于推出新产品,而未充分考虑平台化、系列化的需要,结果可供后续产品继承的部分太少,不得不根据不同的客户需要开发了多种架构的产品型号,每个产品型号开发周期都很长,产品成本也随之提高。此后不久,苏州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D公司也开发出了视频会议系统产品,其在平台化、系列化方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