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

关于道德的问卷调查 道德不是毛毛雨 道德是看得见的举手之劳。道德又是看不见的众神之手。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道所行道也。 《说文解字》: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心。《说文解字注》:内得于心,身心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 《四书章句集注·论语注》: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谓之也。 刘熙:“德者,得也,得事宜也。” 关于道德的含义(一)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利益问题,即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关于道德的含义(二) 道德观念是指人们的善恶、正义非正义等价值观念。它是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依据的利益关系和伦理性关系中产生的。如有的人依据是否对自己或自己所依附的整体有利来判断一个行为或事件的善恶、正邪;有的人依据传统习惯、大众文化、社会意识形态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其伦理关系、伦理理想等来判断善恶、正邪。 道德价值观念的核心是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观,就会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反作用。然而,从根本上说,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在传统、现实和理想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且会因时代、地域、民族、阶级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人们的道德观念在一定范围内,总是共性与个性、一元与多元、稳定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中国道德的概念内涵 之一:仁爱为本,厚德载物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 《庄子·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关心人,爱护他人。 仁,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的主要内容。 历经几千年发展,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宋代二程的唯心“仁”学,糟柏显见,但其“爱人”思想一以贯之。 不管是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近而达人。”(《论语·雍也》)、孟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离类下》)、董仲舒的“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春秋繁露·仁义法》)、周敦颐的仁“使人迁善,恶无不劝,并参天地,赞化育,以仁育万物”(《周澡溪集·通书》)的理论阐述,还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文王讲仁义埋枯骨,唐太宗敢吞煌虫救灾民的身体力行,都体现了“爱人”、“爱民”的思想,对人格的养育,待人待己,兴邦治世,都起了极为重要的规范、约束和导引作用。 之二,反省内求,克己修身 《论语·述而》:“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荀子《劝学》:“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况从“人性恶”这一前提出发,强调人的道德是后天学习而成的,要人们注重“学”和“行”,进行道德上的修养。 儒家德行的基本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经典《大学》、《中庸》,则把修养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宣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礼记 大学》 《新京报》2004年3月10文章 胡锦涛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 常修为政之德 常思贪欲之害 常怀律己之心 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之三,其身正不令而行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义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与信念,看作“仁”的最高表现,提倡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了事业,要“废寝忘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孟子:“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他认为,大丈夫应当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儒家认为,作为人应当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精神追求看作是人生的最大快乐。而在精神追求中,最高尚的就是道德追求,以道德高尚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 之四:“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我国历史上体现出来的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在一定时期和某种特殊条件下,起过积极的作用。 《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屈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