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经济史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农业
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1.原始农业采用“ ”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 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或“ ”阶段。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 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战国时期推广,此后 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时期 概况 春秋
战国
秦汉 开始出现精耕细作
1. 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 法(汉代赵过)——区田法(适用于 地区)
2.发明播种工具 和大型铁铧犁 (赵过)比欧洲早1000多年。
3.耕作制度:以 制为主,有休耕制度或两年三熟制
4.农学著作:汉代《 》
魏
晋
1. 流域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2.农学著作:北魏 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杰出农书。记载了 ,间作、套种复种技术和 ,比西方早1000多年。
江南的开发使南北方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基础。 隋
唐
1.水稻种植普遍采用 等技术;
2.江东地区的 ,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宋
元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 时期
1.北方出现旱地中耕农具: 。
2.宋代推广的水旱轮作的 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农作物品种广泛交流:北方的粟、麦在江南大量种植;长江流域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 传播到江淮。
4.经济作物: 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
南宋时,南方的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苏湖熟,天下足) 明
清 1.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
北方:两年三熟或三年四熟
南方: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岭南)
2.引进农作物:明代引进 、 高产作物
3. 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棉花、茶叶、油料,出现 生产区域。
4.农学著作:明代 的《 》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二)奴隶社会: 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1.性质:奴隶社会土地 制。
2.规定:土地属于 所有,周王将土地分赐给 ,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奴隶主的监视下,集体耕作“公田” 。
3.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4.瓦解及原因:
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 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
②许多私田出现;
③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
④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 向 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5.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分封制的 ,政治上的分封制是井田制得以实行的 。
(三)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国有土地所有制: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授田(如均田制、屯田制)
均田制
主要在北魏、隋唐时期实行,其主要特点有:社会上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和劳动力,这是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条件;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不触动贵族地主的利益;受田农民必须纳租调服役,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2.土地私有制:(包括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A地主土地私有制
①确立过程: 发展→私田增多→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 (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地位: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B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也称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特点:以 为生产、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三、对小农经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感恩父母_感恩老师.ppt VIP
- 病例分享模板课件.ppt VIP
- 立体构成 课件完整版.pptx
- 晟欣SFR系列标准型软起动器使用手册2017.pdf
- 2022年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2023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 第5课+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1).pptx VIP
- 教学课件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李迎生.ppt
- 建筑结构抗震 (15).pdf VIP
- (2025春新改)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