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doc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表格式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习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时期 近代 现代 1840年鸦片战争后 1912年民国建立后 1949年建国后 1978年改革开放后 衣 1、鸦片战争后出现“洋布”“洋装” 2、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欢迎。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服装五花八门(西服、大衫、学生装、改良旗袍、欧式裙子等) 1、五六十年代青睐列宁装,连衣裙。 2、文革时流行军装,“干部服” 3、衣着朴素,灰蓝色为主、款式单一 五彩缤纷,款式多样,追求美观和个性 食 出现西餐馆,吃西餐等 食物简单,凭票供应,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1、基本解决温饱2、政府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丰富百姓餐桌,人们注重营养 住 出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住房拥挤,家具少 1、居民住房得到改善 2、1995年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买到住房 习俗 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 2、民国成立后:颁布剪辩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 4、社交礼仪和称呼变为平等的西方的规范:跪拜礼→握手、鞠躬“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5、历法、节日变化: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 1、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 2、讲究卫生、注意环保、关心自己、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成为新的社会时尚 原因 1、鸦片战争后,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2、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 3、近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1、新中国的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左”的思想干扰,经济落后 3、人口多,底子薄 1、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 2、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思想解放 2、认识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清末 民国 新中国 铁路 1、1874年英美商人偷修淞沪铁路,后被拆 2、1881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铁路----标志中国铁路诞生 3、1905--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 4、辛亥革命前夕,基本形成全国铁路交通网 1、新中国建立后,建成宝成和兰新铁路。 2、中国铁路总里程亚洲第一,世界第 公路 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公路交通发展缓慢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燃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新中国成立以后,较快发展。建立全国公路网 水运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进入我国,垄断了中国的水运业 2、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始打破西方垄断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管理, 2、20世纪90年代后,因受其它交通发展的影响,呈萎缩状态 航空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北京──天津段开通,我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1、新中国初期民航发展受限 2、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成世界民航大国 电报 1、1871年丹麦公司擅自铺设电报线到上海、设立报房 2、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 3、1906年,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1、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2、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3、1994年接入互联网 电话 1、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2、1882年丹麦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3、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互联网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1、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3、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2、了解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3、了解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 4、认识大众传播媒体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 影响 第一媒介 报刊业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1833年德国人在广州创办《东西洋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1872年在上海创办 《申报》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 《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 《民报》 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青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 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日报》《红旗》等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光明日报》《文汇报》 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