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
一、设计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篇文章,孟子长于辩论,其文思想深刻,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在教学中要体现这些特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文言词语。所以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疏通文意。2.理解课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论点及主旨句。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教法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是诵读训练;第二板块以翻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为中心,通过辐射的方式,由点到面,散发全文,老师点拨,使学生积累一些一词多义字,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第三板块设计三道思考题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中心,让学生掌握文章逻辑严密的特点和中心论点及主旨句。第四板块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让学生谈心得,一道堂上练习题让学生结合实际举例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懂得学习古文要取其精华,懂得融会贯通,古为今用。
作业板块设计三道题,一是语感练习(背诵课文),二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仿写排比句),三是课文内容深化(阅读明代陆明仪的《天时、地利、人和》)。
二、教学实施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吗?
生: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
师:对。这里揭示了人心所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正如孟子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们想知道孟子是怎样得出这个论断吗?
生:想!
(点评:本环节巧设悬念,温故知新,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致)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吧!我们先来了解孟子是什么人。
生: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师:正确。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就是“仁政”“王道”。他的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孟子》与《论语》、《中庸》、《大学》合称为“四书”。
(同时演示孟子的有关资料)
师: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气势。下面听课文录音,请大家注意句子的节奏,如果你喜欢,不妨跟录音一齐读。好,大家准备好,开始了。(演示:“三里 / 之城” “城 / 非不高也” “域民 / 不以 / 封疆之界” “ 寡助 / 之至”。放录音,学生应和读)
师:谁来试读课文?
生1:朗读一、二自然段。
师:很好,同学们给予掌声鼓励吧。(掌声)听了刚才那位同学的精彩朗读后,大家来齐读课文。
生: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有气势,不过要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夫环而攻之”的“夫”是句首发语词,读f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的“域”读yù;“亲戚畔之”的“畔”读pàn。
(点评:注重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语音、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师:请同学们参阅工具书及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学生自读,分四人小组讨论,八分钟以后)
师:同学们读懂课文吗?
生:懂!
师:让老师来检查一下?请翻译“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这个句子。
生: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
师:对。句子里有两个“之”,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生:不同,第一个“之”解作“到”,第二个“之”解作“它”。
师:这是古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就是说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之”还有其它解释吗?
生:有,如“的”,“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等意义和作用。
师:课文里哪个句子的“之”解作“的”呢?
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之”。
师:非常好。我还想知道“寡”“至”是什么意思呢?
生:“寡”是“少”的意思,“至”是“极点”的意思。
师:对。这两个词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多出现在成语里,你们能举出含有“寡”字的成语吗?
生1:寡不敌众。
生2:孤陋寡闻、孤家寡人。
师:你们真聪明,老师选了几个供大家参考。
(演示:寡见少闻、曲高和hè寡、寡廉鲜耻、优柔寡断)
师:你们又能举出含有“至”字的成语吗?
生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师:“精诚所至”的“至”解作“到”,不解作“极点”,不过,老师仍为你的学习热情而高兴。
生2:至理名言。
生3:至高无上。
生4:如获至宝。
(学生表现踊跃,气氛热烈,老师笑)
(点评:本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成语,使课内知识得以延伸。)
师:很好!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其他文言词语吧!“亲戚畔之”的“亲戚”是双音节词,古义是“内亲外戚”,今义是“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这是古今异义字,课文里还有别的,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1:“城”古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