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书谱版本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续书谱》版本考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书法家、音乐家,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姜白石的《续书谱》在书法史上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日本学者中田勇次郎认为“他仿效唐代孙过庭的《书谱》而撰写《续书谱》,其观点是固守魏晋以来的传统书法道路,是一部详尽阐述古典书法技巧真谛的代表性著作。” 关于《续书谱》的版本,一直流传有绪,但在传抄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疏误。笔者通过不同版本的比较、甄别,作了粗浅的分析研究,以飨读者。按夏承焘考,《续书谱》一卷,著目于《直斋书录解題》卷十四杂艺类。嘉定戊辰谢采伯刊刻《续书谱》,时白石犹健在。书目分二十则,而实止十八则。《燥润》、《劲媚》二则有目无书,原注见《用笔》及《性情》条。 四库提要谓合之《钦定佩文斋书画谱》,次序先后不同,《燥潤》,《劲媚》二则则並无其目,知当时流传另有一本,而其文则无增损也。按《钦定佩文斋书画谱》本的《情性》部分有大量删节,与祖本及它本均不符。且《钦定佩文斋书画谱》次序先后与各本均不同,疑为编者有所改动,待考。夏承焘所说当时流传另有一本,亦待考。又据夏承焘,姜文龙、倪鸿刻姜集载此书,陆钊輝、江春、许增三本皆无之,《佩文斋书画谱》外另有百川本、书苑本、格致丛书本、百名家书本、珊瑚网本、说郛本(卷七十六)。由此可推知,嘉定戊辰谢采伯刻本可能已不复存在。 南宋左圭《百川学海》传世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版本:一是宋咸淳本,今通常所见者为民国十六年(1927)武进陶氏(涉园)影刻本,缺卷据明弘治华氏覆宋本摹补,民国十九年(1930)依宋本目次编印;二是明弘治年间无锡华氏刊本,今通常所见者为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影印本,此本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无锡华氏刊本相对照,略有舛误,不可尽据;三是明重辑刊本。 既然嘉定戊辰谢采伯刻本可能已不复存在,拙见以为《百川学海》咸淳本(即民国十六年武进陶氏影刻本)当为较早的善本,故校勘均以此为准。 (一)、《百川学海》咸淳本。 民国16年陶氏影刻《百川学海》咸淳本有原宋刻的序目留真,其序目云:“┅┅因寿诸梓以溥其传而名之曰百川学海云。时昭阳作噩岁柔兆执徐月古鄮山人左圭禹钖叙。” 此本凡二十则,一曰总论,二曰真书,三曰用笔,四曰草书,五曰用笔,六曰用墨,七曰行书,八曰临摹,九曰书丹,十曰情性,十一曰血脉,十二曰燥润,十三曰劲媚,十四曰方圆,十五曰向背,十六曰位置,十七曰疏密,十八曰风神,十九曰迟速,二十曰笔锋。其燥润,劲媚二则均有录无书。燥润下注曰见用笔条,劲媚下注曰见情性条。咸淳本离姜夔卒年仅四十多年,理应为善本。以《书谱》墨迹本为参校,此本《情性》部分略有疏漏。如“陶均草隶”误作“陶钩草击”;“心遽体留”误作“恐遽体留”;“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蕊”字均误作“叶”;“质直者则径挺不遒”,“遒”字均误作“通”;“迟重者终于蹇钝”,“蹇”字均误作“拙”等。以下其它各《情性》部分本疏误与此祖本略同。 (二)、《说郛》本。 《说郛》是中国古代综合性大型丛书汇集。《说郛》一百卷,元陶宗仪辑,书成于元末。明成化间郁文博获得其稿,已佚去后三十卷,郁氏以《百川学海》等书补足百卷,今存有明抄本数种。近人张宗祥先生据明抄数本校定,民国十六年由商务印书馆排印行世,计存100卷725家,虽非陶宗仪原书,但大体保存了原貌,尤其前70卷,接近原貌。《续书谱》在《说郛》本共有二十则,顺序与《百川学海》咸淳本相同,标题略有出入,如《真》误作《真书》,《草》误作《草书》。文字舛误较《咸淳本》多。 《总论》 “欧阳率更、顔平原輩以真为草”,“欧”字后有一墨块。“熟习兼通”,“兼”作“精”。 《真书》一则“真书以平正为善”至“谓如东字之长”一段字迹模糊不清。“或谓体须稍匾则自然平正”“稍”误作“精”。“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字作“摺”,“真以转而后通,草以折而后劲”,“折”字作“摺”;“悬针者笔欲极正”,“针”作“鍼”;“翟伯寿问于米老”,“伯”误作“拍”。 《用笔》一则“而用笔特备众美,虽小楷而翰墨洒落”,“小楷”误作“少枯”;“柳氏大字偏傍清劲可喜,更为奇妙。近世…”后一行模糊。 《草书》一则“乘舟跃马,歌舞躃踊”,“躃”误为“擗”。“任笔赋形,失误颠倒,”“误”误作“悮”。“不欲相带,带则近俗”,第一个“带”后缺“带”。“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多”前衍一“长”字。“壁坼者欲其无布置之巧”, “布”字误作“破”;“一晦一明 ”,“明”误作“冥”。“ 一撇又有数样”,“ 样”字误作“笑”;“《笔阵图》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阵”字后缺—“图”字,“算”作“筭”“玉之与王”为“王之与玉”。“良弓引之则缓来“,“则”后缺“缓”。“世俗谓之揭箭”,“谓”误作“稍”。“好刀按之则曲”,“刀”误“方” 。 《行书》一则“尝夷考魏晋行书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