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学府文庙
济南学府文庙
流动泉水赋予了济南特有的灵性,使其享有“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美誉,泉文化成为济南最大的城市特色。济南凭借“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著称于世,而历史街区和古老街巷正是泉文化“家家户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泉水与城市的相互依存中,济南市的历史街区正是泉文化的历史载体。经典的古建筑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人文资源和名人逸事,是立体的、历史的见证物,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态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济南现存老城区格局从明朝得以固定,济南现存的古建筑也可以追溯到明朝,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能够拥有600年以上的地上古建筑已经相当不容易了。由于城市需要不断地改造与发展,我们不可能奢望所有的经典古建筑都能够完整地保存到现在,能够遗存下来的毕竟还是少数。建筑与书本不同,它是立体的、鲜活的,通过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民俗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济南学府文庙大成殿在目前全国单体、单檐古建筑中排名第一,但知之者甚少。古建筑能够反映出封建等级制度,根据当时的封建建筑制度最高级别的建筑是横面11间(开间),文庙共有9间,象征着除去封建帝王的第二等级,这不但反映出孔子几乎与帝王平起平坐的崇高地位,也不难看出当时济南作为“府”级城市的级别。目前分布在全国已知的文庙中,与山东曲阜孔庙、江苏南京六合文庙、苏州文庙并‘中国四大文庙’,可见济南府学文庙地位之重要。自2005年9月10日正式开工,历经5年精心维修的济南府学文庙已于2010年09月28日全面竣工。 坐落于济南市大明湖路214号的济南府学文庙,是我国现存一座重要的府级文庙,它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坐北面南,是济南市域范围内最大的单体古建筑。据史料记载,济南府学文庙原为一组庞大的建筑群,总长247米,宽64?66米。整个建筑群在一条中轴线上对称展开。从现在保存下来的影壁、南门、泮池和大成殿四座建(构)筑物上,仍然可以依稀分辨出当年的气势。位于大明湖畔的府学文庙创建于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历史上曾数次被毁又数次重修。金代时,府学文庙曾因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元末倾圮。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拓建,后又经数代重修,到明朝末年,建筑布局已臻于完善。清代对文庙的修葺不断,但基本保持了明朝文庙的规模和建筑布局,使得府学文庙占地面积往北可到明湖路,往西至贡院墙根街,往南至南门,往东至曲水亭街。
济南府学文庙是历代济南文化、教育的中心,但是到了民国时期废除科举后,府学文庙便逐渐败落。由于连年战争,解放前济南府学文庙已经遭到破坏。解放后,大成殿曾被辟为礼堂,后来府学文庙成为大明湖路小学校舍。2005年,市政府决定全面重修府学文庙。市文物局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精心编制了修复规划。经过五年紧张施工,工程已全面竣工.文庙的格局从南到北,依次为南门、中规中矩亭、棂星门、大小泮池、屏门、戟门(俗称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主要建筑。南门内侧的两个分列东西的“中规中矩亭”,造型一方―圆,寓意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告诫儒家学子做学问要有―种严谨的态度。但整个济南府学文庙却不像其他地方的文庙那样,呈正南正北的朝向,而是呈曲线状,这在文庙中比较少见,可能和当时初建文庙时的地理环境有关。
济南文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泮池,不但有大泮池,还有小泮池,这在文庙中也比较少见。另外,其他地方文庙里的泮池大多数只是个象征,有的最多只能放进去些死水。而这里的泮池不但有水,还是能流动的泉水,这在全国即便不是独一无二,也是极为罕见的。这充分说明历史上济南就水系发达,体现了其作为泉城的特色。
泮池的泉水是由南面的芙蓉街流过来的,经明渠暗道流入大小泮池,然后经玉带河流到曲水亭,再汇入大明湖。这次,他们配合维修工程,挖掘并恢复了以前的水道。这样,游人来文庙观览,不但可以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也能体会到济南泉水文化的特点。 建筑 三件宝“龙石”、屏门、“铁牛山”
第一件“宝”就是目前存放于趵突泉公园内的“龙石”(又叫“龟石”)。据悉,此石是六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太湖石,曾经为元代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所收藏,后来在府学文庙中被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趵突泉公园建成开放时,此石被移到公园内存放、展示,因其有秀、瘦、透、漏、皱特点,堪称济南“第一名石”。
第二件“宝”是一扇屏门。1952年,根据大明湖公园建设的需要,有关部门将位于府学文庙古建群当中的屏门,移至大明湖公园南门安置,成为一个具有地标特色的大门。2005年府学文庙修复过程中,专业人员借助考古发掘发现,原屏门的柱础未被移走,便依照柱础的布局、形式,参考现大明湖南门牌坊,设计重建了现在的屏门。本次府学文庙重新开放后,游客就可以亲眼目睹这座传承了数百年风韵的屏门。
与文庙有关的第三件“宝贝”则是“三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