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湄潭县茶叶志概述
概 述
(一)
湄潭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建县。因湄江河环绕县城,于城南与湄水河二水颠倒合流,弯环如眉,汇为深渊,故名湄潭。现属遵义市辖县,县城所在地湄江镇。
湄潭位于贵州高原北部,遵义地区东南。东与凤冈、余庆县毗邻,南与瓮安县连界,西与遵义、绥阳县接壤,北与正安县相望。地跨东径107°15′36″~107°41′08″,北纬27°20′18″~28°12′30″。南北长96.5公里,东西宽29.5公里,成南北薯状地形。
湄潭县总面积达1844.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耕地面积达47.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60%,水域面积达1329平方公里。
湄潭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7.4℃,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气温14.9℃,年降雨量为100~200mm,年均日照数为1163小时,全年无霜期284天。
湄潭县辖9镇6乡138个村(居)委会,31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7.8万人。
湄潭为典型的内陆农业县,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素有“烟县、茶乡、酒城、粮仓”之称。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农村土地改革实验区”、“全县粮油高新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等。
(二)
唐开元元年(760年)底,茶圣陆羽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在其书中所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湄潭原名义泉(以带山泉为名)。隋大业十一年(615年)招慰置义泉县,隶属夷州,州治于义泉,属明阳郡。后分别更名牢州、义州、智州,州治仍设于义泉。
贞观四年(630年)“开山洞,复以黔州之都上县置夷州。”
都上县,随大业十二年(616年)置,以此处是酋豪首领都集之所而名。按《贵州通志》载:“都上县在绥阳西南二十五里,仍属明阳郡。”今湄潭境地复兴镇的随阳山,集镇在民国年间由于湄潭、凤冈因地界之争而由老街迁至,其老街就是随大业七年所置的之绥阳县(唐贞观十二年,即公元638年,治所移至今凤冈所辖之绥阳镇)。湄潭复兴镇的都上坝(亦讹为度三坝),正地处随阳山西南二十余里,并且还有流传至今的丁阁老(传说为历史人物丁宝桢的祖父)、乔阁老、晏翰林的故事。都上坝,正是古夷州所治的都上县,亦是贞观四年(630年)“开山洞,复以黔州之都上县置夷州”的地方。
贞观十六年(642年)废牢州复夷州;
天宝元年(742年)夷州改称义泉郡;
乾元元年(758年)义泉郡复称夷州,州治迁绥阳,义泉仍为夷州所治。
元时、湄潭境内始设锡乐长官司和容山长官司。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锡乐平为播州安抚司所领。“容山长官司韩氏。容山长官司,在宣慰使东二百二十里,元为容山长官司,明因之。播人韩志聪,洪武间征普定有功,受长官,世袭”(《遵义府志·卷三十一·土官》)。在《播州传》中有“容山长官韩宣”的记载。明洪武五年(1372年),贵州地属四川行省,朱元璋将其地一分为二,以贵、播宣慰使分别治理。播州宣慰使领安抚司二:草塘、黄平;领长官司六:播州、余庆、白泥、容山、真州(今正安、道真境地)、重安(今瓮安境地)。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平播建县,湄潭划属平越府,隶贵州。其县名沿袭至今,城区内设义泉镇(1992年改为湄江镇)。
湄潭的版图为薯状,按清康熙《湄潭县志》载:“东西相距七十八里,南北相距四百二十里”。地理的区划,以抵乌江流域江界河的山梁向北延申420里,其一带山梁多处为湖广入川的关隘。史书上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奢香开容山驿道的记载,当年翻越山岭的驿道至今完好,其驿道亦是旧时境内茶叶运至播州茶仓的茶马古道。《水西文史》载有奢香子阿溪陇弟《太学归来》中有“草海名洋坡星走,湄山香茶载月行”的诗句,其中湄山就是指湄潭之茶山。
随、唐、宋、元时期的夷州,尽管几异州治,却均在其康熙时湄潭版图的南北四百二十里的区域之内,《中国古地名》一书中所提及的“夷州,治所于绥阳”,就在其间。直至民国四年(1915年)才由湄潭、凤冈方面商议后拨隶凤冈。
今湄潭境地,曾是历史夷州的治所,并且境内还有古都上县、绥阳县的治所。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所提及的:“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的夷州,就是湄潭境地。
(三)
湄潭产茶历史悠久。
北宋·乐史《太平环宇》载:“夷州土产茶……。”也有专家指出:“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均起源于中国。茶原产于以大娄山为中心的云贵高原,后传入蜀。周武王伐纣时,西南诸夷从征,蜀人将茶带入中原地区。”
湄潭为盛产茶叶的古夷州境地。
洪武五年(1372年),播州杨铿归顺明王朝,并“贡方物”,其方物就是马匹、茶叶为主的土特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