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ldxppt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一、实践的含义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中国为加入WTO进行艰苦的贸易谈判 ③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④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⑥ 《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学生教室里听课 ⑧小行星撞击地球 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多少年来,一轮明月或弯月悬挂在空中,它是那样宁静,那样神秘。月亮是从哪里来的?月亮上有什么? 在没发明望远镜之前,人类只能用肉眼观看月球,产生了很多幻想。古中国人编出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而古希腊人则认为月球里有一位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上有群山,有密如麻点般的坑洞--环形山。 1958年9月23日,前苏联发射首枚月球探测器,拉开人类探月序幕。 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拍摄的月球照片正式公布。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主任斯蒂芬·麦克威尔评价中国探月计划时说,“嫦娥一号”是探测能力很强的航天器,其探测结果将进一步扩大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从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中来看实践的特点 从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中来看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对象 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过程、结果客观 实践的三要素 从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中来看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月亮是从哪里来的?月亮上有什么? 在没发明望远镜之前,人类只能用肉眼观看月球,产生了很多幻想。古中国人编出了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而古希腊人则认为月球里有一位美丽的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探寻月球是怎么来的。在历史上曾出现三种关于月球形成能够的假说。直到人类踏上了月球,从月球上带来了土壤和岩石,对月球的认识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最早用望远镜观察月球,他发现月球上有群山,有密如麻点般的坑洞--环形山。 1958年9月23日,前苏联发射首枚月球探测器,拉开人类探月序幕。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拍摄的月球照片。美国月球和行星研究所主任斯蒂芬·麦克威尔评价说,“嫦娥一号”是探测能力很强的航天器,其探测结果将进一步扩大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人类无论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和研究月球,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使月球被人类开发利用或为人类服务 人类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获得了对月球的认识 表现: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的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认识 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黄鼠狼不 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 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 那么,谁能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 ——实践。 黄鼠狼是偷鸡“专家”吗? 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分析题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