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第第二单元第四、五课
你如何看待该漫画中女教师的行为? * 八年级下册 第四课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权 人格尊严权的法律规定 P35相关链接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大家来找茬 以下属于人格尊严权的有: 人身自由权 肖像权 生命健康权 受教育权 姓名权 隐私权 继承权 名誉权 智力成果权 消费者权益 第一环节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填写表格,掌握各项权利的知识要点。 法律规定 权利内容 侵权行为 侵权后果 维权方法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目的使用;恶意毁损、玷污、丑化。 公民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名誉利益支配权、名誉维护权 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决定、使用和变更,排除侵害 ①侮辱、 ②诽谤、 ③新闻报道失实、 ④诬告 ①未经本人同意,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②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③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 ①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②盗用他人姓名;③冒用他人姓名。 ①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②侵入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③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④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⑤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 ①私人生活安宁权②个人信息必威体育官网网址权③私人通信必威体育官网网址权④利用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①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③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都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轻则受到道德谴责,重则受到法律制裁。 ①和侵权人协商; ②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③必要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第二环节 案例简析,破疑解密 下列行为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如果侵权,则侵犯的是哪项权利?为什么? 1.吴某是个聪明的孩子,点子很多,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智多星”。 2.班主任对在考试中作弊的李某进行耐心的批评教育,李某觉得很丢脸。 3.张某因为一点小事对同学心怀恨意,于是暗自在自己的笔记上写满对同学污言秽语和诅咒。 5.小A因和小B闹矛盾,趁其不备往小B脸上泼硫酸,导致小B脸部大面积毁容。 4.小张为了取乐,在教室黑板上画了一头猪,并在画的旁边写上同班同学许乐乐的真实姓名“此乃许乐乐”,引来众人围观。 7.随手拍照乞讨儿童,将其放到微博,引起社会关注。 6. 某公司经七年级学生小雪同意使用其照片做广告,但其父母不知情 8.某艺校打着许嵩母校的牌子虚假宣传招生 9.张明是八(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但他填写“八(6)班陆某”。 10.九年级学生赵某要改自己名字,但其父母不同意。 11.鲁某在楼道写满了焦某的名字,并注明“此人神经病”。 12.李某对单位领导不满,遂以同事王某的名义写信举报该领导贪污受贿(经查不实) 如何区分某行为侵犯的是哪项权利? 1.明确概念。 名誉——对特定人的客观社会评价 肖像——以容貌为中心人体形象再现 姓名——正式姓名、笔名、艺名等 隐私——私人信息、 个人私事、私人领域 2.关键看侵权行为方式 名誉权——侮辱、诽谤、新闻报道失实、诬告 肖像权——非法利用、丑化、损毁、玷污等 姓名权——干涉、盗用、冒用 第三环节 自主命题,提升能力 请你根据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设计2个选项(一对一错)。 李某跟同事杨某发生矛盾,便几乎每天给杨某发几条对其侮辱、谩骂的短信,并向其他同事转发,杨某不堪其扰将其告上法院。 最终法院判决李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李某跟同事杨某发生矛盾,便几乎每天给杨某发几条对其侮辱、谩骂的短信,并向其他同事转发,杨某不堪其扰将其告上法院。 最终法院判决李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②打官司是我们维权的唯一途径 ③我们要依法律己,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④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一步:揭示的道理 第二步:该怎么做 (1)短信发送人侵犯了杨某的什么权利? 名誉权 (2)请对杨某及其亲戚的行为进行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