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三20课西学东渐
20课 西学东渐 21课 新文化运动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鸦片战争后,爱国志士用“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新眼光”之“新”的含义在于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 *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 爱国知识分子从梦幻中 惊 醒 思想观念变化 中华民族 危机 专制统治 危机 思想文化 危机 开眼看世界 体用之争 维新思想 所谓“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知识、思想文化逐渐向中国渗透的过程。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崛起中国冲击 ②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同世界的联系 ③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侵略、强国富民之路 2、代表人物: 学习方式: 林则徐、魏源 3、影响: 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宣传,只停留在“知夷”的层面上,没有实践活动。 以林则徐和魏源为先导,研究与介绍世界知识在知识界中蔚然成风,“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逐渐成为近代思想的主流。 (二)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 1、中体西用的背景: ①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面对内忧外患 ②西学的广泛传播日益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2、中体西用的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中体西用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4、中体西用的根本目的: 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5、中体西用的实质: 在不触动清王朝君主专制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学什么? 西方的军事技术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请回答: ①材料中所说的长技指的是什么?主要是关于什么方面? ②学习西方“长技”的目的是什么? ③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想一想,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的活动? 抵御外来侵略 局限性:①最终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统治 ②在理论宣传方面,没有大规模实践 ③仅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未涉及政治制度,学习 层次浅。 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 进步性:开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材料一: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思考: ①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中学”?什么是“西学”? ②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派这些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③清政府内部关于“西学”观点是否一致?有何异同?体用之争 的实质是什么?体用之争的结果如何?影响如何? 材料二: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注:深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替皇帝排忧解难)。” 材料三:“外夷奇技,其始皆出中华,久之中华失其传,而外夷袭之”,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 ——林昌彝《射鹰楼诗话》 ③不一致。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反对“西学为用”。 比较: 同:根本上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异: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实现国家富强;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反对任何变革。 体用之争实质上是维护清王朝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争。 体用之争的结果洋务派获胜,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参考答案: ①中学:中国的传统文化。西学:西方的近代文化。 ②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电气学塾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