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转型时代 多听未来先生的
经济转型时代 多听未来先生的
证券时报记者 颜金成
最近,银行贷款利率放开、地产公司融资、创业板公司的增长与泡沫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这背后,离不开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在经济转型的时期,对投资者而言最危险的事,莫过于抱着简单的估值指标来看公司了。
去年初,记者发表了文章《倍市盈率之思:局部确定的认知圈套》。文章没有预测倍市盈率公司未来的股价涨跌,只是说,以简单的静态指标衡量企业价值,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一年多过去了,倍市盈率的股票还在地上趴着,而一直被人们高呼估值太高的一些公司,市盈率却居高不下。
看市盈率几倍,现金流怎么折算,对大多数专业人士来说,都不是什么难题。但市盈率从来不会给你提供一张“免死金牌”,所谓的低于重置成本、每股未来折现几块钱等等,都需要有太多的前提假设。
这些假设包括:公司高管要诚信,行业不会发生巨变,经济政策不会出现巨大调整等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的土地价值明明超过了市值几倍,但是,这些土地再值钱,它也是到不了投资者荷包里,除非你能当了企业的家,把土地卖了。
投资者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本质上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预期的评估。现实是比较容易认清的,难的是在未来。现在市盈率倍,明天像无锡尚德那样破产了,那倍太贵了;现在倍,明年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那倍太便宜。
巴菲特经常用净资产收益率和市盈率去考察公司,但是他绝对不会说,我是因为可口可乐市盈率倍、净资产收益率%而投资它的。因为除了这些指标,他还知道,这家公司,叫可口可乐。
之所以在今天再来谈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经济转型到关键时段的今天,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格外重视。
在经济转型的今天,很多行业的属性可能发生变化,原来的成长性行业,可能更换属性,一蹶不振。在过去的很多年,我们看到煤炭行业出现黄金十年,看到黄金、铜的价格出现多少年的牛市,看到水泥公司业绩持续增长……这些,现在都在悄然改写。
在一个行业的黄金十年里,可能也有它的小周期。就像在中国的出口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代,可能有一两年出现低迷,但是大的周期是增长的,这个时候,在小周期里,去谈这些公司的静态估值低是有意义的,历史经验是有意义的。一个行业如果持续年有%的增长,那市盈率到倍以下,经典的理论就认为,这个估值偏低。但是如果这个大的周期改变了,不好意思,游戏规则变了,你得多听未来先生的。
在经济转型的时代,往往会超越历史的经验。
经常看到网上说,一家公司的估值太高,要几百年才会收回成本,这种说法,完全忽略了企业发展是动态的。亏损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可能几年就会成长为利润十亿级的巨头,这种时候,简单的估值靠边站吧。
在转型的时候,需要更多地着眼未来,哪些行业有前途,哪些公司的产品将会顺应历史的潮流。而至于估值多高算高,估值多低算低,那恐怕也只有未来先生才知道。
这就好像,十年前,再聪明的分析师也不算出来,苹果公司年的营业收入可以到多少亿美元。
经济转型期如何释放改革红利 21位学者年中答卷中国经济
新经济新科技崛起 行业亟需创新
详见封二、封三·焦点
首席经济学家:弱复苏面临转向下行
详见A·研究市场
年的月,铄石流金,但难抑经济的寒意:宏观经济数据不佳,企业缺钱、金融机构钱紧、楼市上涨、股市整体凋零。
在经济减速的同时,新一届政府力促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思路也徐徐展现。
在这个发展有压力、改革有预期的敏感时间窗口,专家学者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及未来走向?上海证券报就此对任职于产学研诸多部门的位经济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经济确属偏冷,但今年%的增长目标能够实现。而对于通胀的担忧,则可搁置一边。
对于当前市场关注的资金面紧张问题,认同三季度央行不会轻易“救市”的观点占七成,而认为央行会延续以往救市思维的观点则不足三成。
对于股市,学者们给出的震荡区间为点至点。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室主任杨志勇认为,目前为市场大底,这是基本共识。
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多位学者预计下一步将会出台相关新政,而有望率先成行的是取消贷款利率浮动下限。
值得注意的是,“简政放权”、城镇化、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投资等成为专家学者心目中最大的改革红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郝旭光认为,改革红利就是体现在“简政放权”上。杨志勇称,改革红利体现在“政府改革释放微观经济活力”。而来自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的李永森教授则表示,改革红利体现在“简政放权,国企改革,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系统性改革”。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则认为,改革红利体现在“能否激活民间投资”上。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改革红利体现在“财税体系和分权体系”方面。中央财经大学郭田勇教授则认为,改革红利体现在新型城镇化和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