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龙——不甘做牛粪的蔬菜大王.doc

郑长龙——不甘做牛粪的蔬菜大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长龙——不甘做牛粪的蔬菜大王

不甘做牛粪的蔬菜大王 郑长龙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一个残疾农民,凭着不服输的精神,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精彩的43年。现在我每年种出来的蔬菜达500多吨,被人誉称 “蔬菜大王”。 我一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下肢残疾,不能干重的农活。小时候,父母看着我一瘸一拐,摇摇晃晃的样子,除了摇头,就是唉声叹气;很多好心人对我既怜悯又同情。大家都知道,在农村,残疾的代名词就是残废,就是废人。但是,我自己没有放弃,起跑线上落后了,只要我肯跑,一样追得上,我相信,我过的日子不会比别人差。 因为在家里做不了重活,1991年,在父母的帮助下,我在离家不远的刘家站街道上开了一家副食品批发部,从这里,我走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实现了自食其力的初衷,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1993年,这一年对我来讲是个重要的一年,我和一个健全美丽的姑娘相爱,姑娘顶着家庭和社会压力和我结婚了,但“鲜花插在牛粪上”的流言也相伴而来,不绝于耳。我深知,这既是对我妻子的惋惜,更是对我的嘲讽。面对饱受委屈的娇妻,特别是孩子的出生,让我感受了身上的责任。我要证明给别人看,我不是“牛粪”,我要成为一块“金子”,我要给妻子、孩子一个幸福美满的家。要由“牛粪”变“金子”,靠什么去锤炼?唯有去创业,创出大业才是出路。 鹰潭的人都知道,刘家站的花生很出名,每当花生收获的季节,这里挤满了来自全国名地的花生经营商,我也寻思着能不能从花生市场找到机会。1995年,乡政府拿出了1000多亩地让农民承包种花生,一年一包。别的农民都只承包五亩、十亩,我一咬牙承包下了108亩地。当时,我的批发生意也还算是顺风顺水,亲朋好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认为我是个残疾人,选择种这么多地是不现实的,都劝我要知足,要我坚持这份能维持生计的批发生意,不要贪大出头。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担忧,无论他们怎么劝说,都浇灭不了我要创大业,我要成就大事业的激情与梦想,因为残疾,我走路是那样的摇摆不定,但在创业的道路上行走一定要坚定。我盘出了副食品批发生意,专心种植花生。就在大伙都为我捏一把汗,认为我一个残疾人接手这么大面积的地不现实的时候,花生喜获丰收。事实证明,尽管残疾,但是,我能行! 种花生让我尝到了甜头后,更加坚定了我创业的信心,萌生了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念头。1999年的时候,村里有100多亩地对外投标承包,签订20年使用合同,租金按照当时的行情比较贵。由于新湖村与刘家站的土质不一样,不适合种花生,别的村民都不敢接手,我全部承包了过来。因为我发现,这里距离鹰潭城区近,要是种植蔬菜供应鹰潭城区市场,需求不成问题。创业就是这样,别人没想到,我想到了。 2000年,我正好30岁,在妻子的支持下,种了10多亩辣椒、一些蔬菜和水稻。经过精心管理,辣椒长得非常好,送到鹰潭城区卖,很受商贩的欢迎,一年下来光种辣椒的收入就接近万元。第二年,我就扩大了种辣椒的面积,达到了20多亩。虽然有前一年的经验,但我们俩仍然不敢马虎,育苗、浇肥、除草、防虫、采摘、送货。那时,为了节省时间,我就在菜地边上搭了一个茅草房,夫妇俩住在地里,一天要劳作10多个小时。特别是到了采摘的时节,我和妻子每天凌晨1点就起床,要走3个多小时的路,用板车拉新鲜辣椒赶到鹰潭杏园菜市场,将辣椒批发出去。由于辣椒质量好,卖相也好,很受那些菜贩子的欢迎。时间久了,我的辣椒居然在杏园菜场小有名气。 种辣椒让我结识了很多蔬菜商贩,也让我的菜有了很好的口碑,于是,有些菜贩子就问有没有种别的什么菜。看到别的蔬菜也很吃香后,从2003年起,我就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 种蔬菜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时候会碰上卖菜难,一天到晚都卖不出几十斤,没有卖出去的只有扔在菜地里烂。为了减少种菜的风险,我积极寻求市、县有关部门的帮助,走上了“订单蔬菜”的路子。“订单蔬菜”虽然利润低一点,但风险较小。为了将自己的蔬菜订出去,这些年,浙江、福建、广东,很多省市我都跑遍了。2009年,我还参加了省里在樟树举办的“阳光培训工程”,与全省37家蔬菜公司实现了信息共享。现在,我的种植基地面积已经扩大到370多亩,年出产供应市场300多吨蔬菜瓜果,年销售收入500多万元,由此,当地乡亲都亲切地叫我“蔬菜大王”。 靠着自己十多年的努力,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创了一番新事业。我感慨,残疾人只要肯想肯干肯创业,一样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也许我天生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 ,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功与富足。我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不光我郑长龙做得到,其他残疾人也同样做得到。就这样,在各级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我的种植基地现在已经吸纳了周边农村20余名残疾人就业。我与他们每个人都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按时给他们发工资。现在,他们的工资平均有1700多元钱一个月,生活比以前好转了很多。同时,每年春节,我还走访慰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