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活动桐城行-w-rjcom
地理活动桐城行
一、目的
考察传统聚落形成特点,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点
安徽省桐城市
三、时间
2015年5月30日
天气
小雨转晴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记录人
安庆四中 杨静远
指导老师
王松海
七、具体内容
1、 孔城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南滨长江。作为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史称“文都”是桐城文化的发源地。桐城是典型的皖中地方民居聚集地。城内现存大量明清时期地方传统民居其形制、结构特征有别于皖南、皖北地区独具皖中地域特征
整个桐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阶梯分布。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241毫米。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等三大交通动脉纵贯全境,水路菜子湖通达长江。
孔城
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孔城镇境内,距桐城市12公里。孔城老街已有1800多年历史,明清期,孔城老街作为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日益繁荣,太平天国时期,孔城遭到破坏,但不久即恢复,现有老街即太平天国以后建设的。
老街绵延数里,分为十甲。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
文庙坐落在市中心,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旧称“圣庙”、“学宫”,为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据清《安庆府志》、《桐城县志》等记载:桐城文庙,原在县城东廓外,始建于元延柘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年,知县瞿那海移建文庙在今址。后屡遭兵燹与风雨侵蚀,其中清咸丰三年(1853年),损毁最重,仅存石棂星门。清同治三年(1864年)和五年(1866年),邑绅、知县等捐款筹资,全面修复文庙。
以大成殿为中心,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依次建有照壁、门楼、泮池(桥)、大成门、文昌祠、崇圣 祠、东西长庑、大成殿、明伦堂及宫墙等,并以大成门为界,分前后两进院落,始成今日文庙之规模。文庙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规模宏大,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门楼鎏金“文庙”二字,
六尺巷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叶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据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叶氏邻,叶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叶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清代康熙年间,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时间又久远,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张家人豁然开朗,退让了三尺。叶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个尺宽的巷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