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群体性人格的自然表达.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后”群体性人格的自然表达

“50后”群体性人格的自然表达    在我的印象中,“50后”与“80后”之间,多少会有点代沟,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甚至个人趣味上的不同,这种陌生感与距离感,应该是很明显的。然而,作为 “80后”的我来说,阅读克邦先生散文集《自然抵达》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莫大的熟悉与亲切。这位长者,在其散发着人间真情的质朴篇什中,袒露心怀、娓娓道来,让“80后”的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这代人沉淀之后的简单之美、温情之美和人性之美。    克邦先生虽出身书香门第,身上更多却是草根味。大多数生于1950年代的群体,他们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曾被认为是第一代的红色接班人;然而,政治运动的狂飙突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断层,天灾人祸加上物质的缺乏,却又使得他们成为最悲情的一代。历经了那个时代“文革”运动、上山下乡的波折与沧桑后,他们比其他后辈群体,更能体味到生活的艰辛,对人性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解构与认识。在当下,这个群体流露出了更多地对于平等的追求,他们工作勤奋、待人真诚、心地善良、敢于担当,特别是克邦先生,更是经历幼年丧母、父亲因政治运动蒙冤入狱等遭遇,这些群体性的人格特质,在他身上以及文章中,烙印更深。    某位著名文学大师曾说:“文学是人生的副产品。”所以,人生中的阅历和感悟,都会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或深或浅的某种反映,所谓“知人阅世、披文入情”。特别是散文这种自我色彩最为浓厚的体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仅是作者文学才情的集中体现,更是他认识世界、解构世界甚至个人精神世界的折射。克邦先生的散文集《自然抵达》,虽然很多篇章写的只是个人的所为所感,却正是真实反映了他们这代人群体性的人格特征与追求,这种自然的表达,润物无声。    首先是追求人格尊严上的平等。佛说“众生皆平等”,克邦先生身居官位,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待人随和、接物热情,没有一点官僚的架子。他在网络上的名字叫“湘楚平民”,网友亲切地称呼他为“平民兄”。他的观察视角与笔触文风,更是无处不彰显着平等与平和,这使得他的文章非常接地气。在《“蔬菜”与“花树”》这篇散文中,对于文哥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司机、单位有名的刺头,他心细如丝,推己及人,与之推杯换盏,真诚交心,最终唤起了这个破罐子破摔者内心深处的“花树”,融化了坚冰,也化解了单位棘手之事。《罗盘的主人》中,他念念不忘当年的小学同学,那个罗盘的主人,40多年前交往中的诸多细节,在现在的回忆散文中,依旧那么清晰,如一股清泉汩汩流出,自然地流淌。文如其人,在克邦先生看来,“每个人,不论富贵贫贱,也不论职位高低,都有人格的尊严,都有希望和追求”。我们在佩服他文笔的同时,更不得不钦佩他笔触中流露出的平等视角,这是他散文风格上的反映,更是他追求人格平等的写照。    其次是正直为人、勤奋工作。克邦先生《自然抵达》中很多篇章与他工作中所接触的人和事有关,其中有他个人的拼搏和奋斗,也有领导和同事的身影,字里行间,无处不流淌着“正能量”这个主旋律,字字珠玑,感人至深。譬如被诸多文学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散文《老处长》,那个他曾经的贵人,为国家的事业选贤举能、提拔后生,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甘为人梯,却一无所求,这与当下裙带关系、近亲繁殖等社会时弊,形成明显的反差。克邦先生将老处长的故事写出来,既鞭策着他,同时也通过这篇文章,感染着更多的人。在当下,能够继承老革命前辈们那些优良传统的人,确实凤毛麟角了。我相信克邦先生是将老处长作为自己为官处世的标杆与楷模,否则,他的文章不可能这么入情入理,富有感染力。在《下乡记》这篇散文中,克邦先生将其下乡扶贫工作的点滴记录了下来,从与村民交心到为他们解决水电问题,再到拓荒发展经济,他忘我地投入。我们看到,老处长的那些优良作风,在他身上得到了继承与发扬,而从他的这些篇章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淳朴的正气,这种堪称时代脊梁1950年代人的浩然正气。    再次是心怀善念、待人真诚。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出生社会底层的克邦先生,有着与生俱来的慈悲之心,度己,更为度人。对于家人,他满怀感恩;对于朋友,他以诚相待;对于陌生人,他心存善念;他悲天悯人、真诚待人,也被身边平凡的小事所感动,这是他骨子里悲天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譬如《馄饨店里的感动》《芙蓉路上的邂逅》等篇章中,他被富有教养的母亲和孩子所感动,被擦鞋女人拾金不昧的精神所感动。这些细微的故事,在他原本就铺满慈悲的心田里,掀起了波澜,使得他难以忘怀,于是就有了这些篇章。一叶落而知秋,在当下的日渐浮躁的文学作品中,能够关注到这些细微的感动的,确实也不多见了。他感念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于是有了《飘香的鱼汤》;他感念于父慈子孝的人间天伦,于是有了《一对金戒指》;他感念于师道,于是有了《吴老师》;他感念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于是有了《六??》。克邦先生满怀人间的大爱,用他朴实的文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