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常考题型及方法汇总:记叙文阅读(13年河南各地真题及改编题)全国通用.doc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常考题型及方法汇总:记叙文阅读(13年河南各地真题及改编题)全国通用.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4中考语文阅读专题常考题型及方法汇总:记叙文阅读(13年河南各地真题及改编题)全国通用

中招,考点清单 记叙文 1.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2. 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件。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与可读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3. 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用:便于直抒胸臆,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他”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作用:不受时空限制,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3)、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你”,一般多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称或是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4. 记叙文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抓住了线索,对理解文章、掌握结构、把握中心有很大的作用。 线索的形式有以下几种:①、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②、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其发展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地点变换为线索。 5. 记叙文的中心 作者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人和事,有了体验,逐渐形成自己对生活的一些看法。这种看法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这就是记叙文的中心意思。精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具体的方法如下: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②、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③、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然后指出作者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④、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能折射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内容。阅读时要理解文章包含的深刻含义。 6. 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是指记叙文在安排材料、布局谋篇上的特点。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记叙文的结构安排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按时间的先后安排结构;②、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③、 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安排结构;④、按事件之间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另外,记叙文的过渡段绝大多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浑然一体。 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采用综合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主要方式是叙述,还要辅之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通常起到点睛的作用。 8. 人物形象刻画 人物描写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也缺不了对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描写。 9. 表现手法及作用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对比烘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烘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情感等。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批判、揭露、嘲笑,使语言辛辣幽默。 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扬先抑,就是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对象,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所描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欲抑先扬,则是先大力颂扬再贬抑所描写对象,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和铺垫:使得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开门见山: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 卒章显志(篇末点题):与“开门见山”相反,它可以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给读者以“画龙点睛”式的艺术享受。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0.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1)、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联想。(2)、用来阐述道理,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