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杂交种“豫玉22”获奖 等
玉米杂交种“豫玉22”获奖 等
玉米杂交种“豫玉22”获奖
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陈伟程教授主持的“玉米杂交种豫玉22的选育与雄性不育利用及产业化”项目,前不久获得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品种生育期104天,属中熟大穗型高产品种。千粒重334克,出籽率84%,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和黑粉病。适宜麦垄套种或夏直播,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500 ~ 550公斤,具有增产潜力大、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商品品质好等突出优点。
大白菜新品种选育成功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中白78”,前不久通过了北京市品种审定。
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75~80天,单球重3.9公斤,软叶率为46%,净菜率为70%。高抗芜青花叶病毒、霜霉病,中抗黑腐病。含水分94.4%,粗纤维7.22%,维生素C18.2毫克/100克,可溶性糖2.85%,粗蛋白质1.15%。
节瓜新品种通过审定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节瓜杂交一代组合“夏冠一号”,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中早熟,单瓜重450 ~ 560克,商品瓜率92%以上,外形美观,肉质脆嫩,风味甜,品质优,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涝性强,高抗枯萎病,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3324.7公斤。
甘肃选育成功春小麦新品种
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3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92 ~ 116天,含粗蛋白质15%、赖氨酸0.58%、湿面筋28.9%,抗倒伏性好,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377.95公斤。
油菜新品种选育成功
江苏省淮安市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半冬性、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淮杂油3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苏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含油量39.49%,芥酸含量0.28%,每克饼硫甙含量为33.36微摩尔,抗病性、抗倒性中等,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170.12公斤。
西瓜新品种通过审定
大绿种苗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西瓜新品种“皇蜜”,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全生育期约96天,果肉红色,单瓜重6.2 ~ 7.5公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 ~ 12%,无子性好,无黄筋,无硬块,不易空心,品质好,667平方米产量达2600 ~ 3600公斤。
吉林研发成功食用耐酸稳定剂
吉林省四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担的“食用耐酸稳定剂研究与开发”项目,前不久通过了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剂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其特点是速溶,耐酸性强,可溶于冷水,5 ~ 10分钟即可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在相对条件下黏度稳定,不降解,可广泛应用于果酱、乳品、酸性饮料等行业。
猪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疫苗问世
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猪大肠杆菌肠毒素基因疫苗及免疫佐剂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疫苗能提高仔猪的抗腹泻能力,10日龄前和10 ~ 30日龄猪腹泻发生率分别下降7个百分点和15.7个百分点。免疫佐剂用于防治猪呼吸道综合征,比对照组发病率减少6个百分点。
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研制成功
以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承担的农业部948项目“出口创汇型特色茶叶加工技术引进与产业化”重点研究内容“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前不久通过农业部组织的专家论证。
该生产线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集自动化、连续化为一体的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加工生产线。它改变了我国现有茶叶生产中加工机械单机作业的状况,实现了从鲜叶到干茶的全过程连续化生产,并为实现数字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控制;通过清洁能源的选择利用、清洁化加工材料的选用、污染和噪音控制、加工环境卫生的改进等,实现了清洁化加工。
海洋贝类常温保存技术通过鉴定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潘超然高级工程师主持的“海洋贝类常温保存技术及产品研究”项目,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他们研制出蔗糖脂肪酸酯与混合磷酸盐复合剂,解决了贝类肉质在加热状态下的脱水和变硬问题。研究出充气状态下高压灭菌技术,产品在常温下保质期达6个月。
台湾果桑引种通过鉴定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蚕桑站产果3000~4000公斤,适宜鲜食及加工企业栽培,探索出一套种苗培育、无公害管理及产果期调节等技术,并成功开发出桑果酒、桑果汁饮料。
低平原杨树幼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