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docVIP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

玉米顶腐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方法浅析   摘 要:阐述了玉米顶腐病的发生症状及发生规律,总结了其诊断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顶腐病; 发病症状; 规律; 诊断方法 ;防治对策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顶端腐烂病的简称,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田间病株率在10%-40%,严重地块病株率在50%以上,产量损失在30%以上。本文分析了玉米顶腐病发生原因和规律,探讨其防治对策十分必要。   一、发病症状   玉米顶腐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病株生长缓慢,叶片皱缩、扭曲,出现黄色条斑,重病苗枯萎死亡。成株期发病症状复杂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叶缘褪绿型。上部新抽生的叶片除了叶边缘出现褪绿黄化现象外,叶片基本正常,就是衣民所说的“镶金边”现象,是发病最轻的一种症状。稍重的靠近叶片边缘的局部组织变薄、近似透明似薄膜状或丝绸状。该症状类似于缺锌症。二是顶叶丛生型。多发生在感病品种上,染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三是弯头型。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叶鞘茎轩组织软化,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四是扭曲卷裹型。有时上部叶片不展开,卷曲成牛尾状、长鞭状或皱缩状;顶部叶片短小,皱褶扭曲。五是叶片枯死型。叶片边缘呈褐色腐烂,严重时顶部3-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六是叶缘缺刻型。感病叶片的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严重时1个叶片的半边或者全叶脱落,只留下叶片中脉以及中脉上残留的少量叶肉组织。七是败育型或空轩型。感病严重的雌、雄穗败育、畸形而不能抽穗,或形成空轩,病株的根系通常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细而多,根冠变褐腐烂。感病轻的植株可抽穗结实,但果穗小、结籽少;高湿时,病部出现粉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八是腐烂型。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植株上部叶片从喇叭口伸出后可见到叶尖腐烂,腐烂部位逐渐向下扩展,后仅存主脉。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发病严重植株的发病叶片腐烂部位粘连并紧包在一起,雄穗无法正常抽出并被病菌侵染发生腐烂,部分植株茎轩上也有腐烂斑块,腐烂部分有虫蛀状裂口,有的出现空洞。   二、发生规律   根据国内外多地研究和长期鉴定,该病分镰刀菌顶腐病和细菌性顶腐病两种情况。其中以镰刀菌为主,病原菌为串珠镰孢霉亚粘团变种。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翌年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其中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会使发病区域不断扩大。再侵染多发生在感病品种抽穗前后的新叶上,开始时常造成叶缘和顶部褪绿变黄,严重的叶缘变褐腐烂或扭曲卷裹,对植株生长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但生育中后期再侵染过程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减产。经调查,缺乏抗病品种和耕作质量下降是发病严重的主要原因,种子的杀菌剂拌种或包衣质量不过关也是发病重要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多出现在雨后或田间灌溉后,低洼或排水不畅的地块发病较重。闷热天气会加重发生。   三、诊断方法   通常前期发病传播慢,后期发病传播快,特别是下雨刮风天气、温度较高时传播速度加快。田间诊断除根据症状表现判断外,应和以下几种现象区别开来:一是与虫害区别。发病初期,新叶抽不出来,顶部叶片节间变短,病株往往有虫蛀状坑道,极易误判为虫害。与蚜虫危害症状相似,但顶腐病的新叶会弯曲偏向一边,形成歪头,而蚜虫危害则不会有这种现象。二是与缺肥区别。苗期发病时,病株生长缓慢,叶色黄,往往被误以为是由缺少氮肥或其他生理因素所致,此时判断是不是顶腐病要看玉米根部是否有病菌存在。三是与粗缩病、矮花叶病的区别。与粗缩病的区别在于节间不粗短、叶片不僵直、肥厚;与矮花叶病的区别在于叶片不成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而是叶边缘成黄斑。四是与疯顶病的区别。当玉米内部新叶不能抽出,尚未抽出的心叶抱紧而成直立长鞭状,叶尖部分细长、打卷、褐色,此症状极易与疯顶病混淆,其区别在于该病雌、雄穗不发生增生畸形,病叶边缘有明显的黄化症而植株心叶不黄化,且病叶变形、扭曲的症状轻于疯顶病,早期发病植株无分蘖、矮化不明显。五是与玉米苗后除草剂药害的区别。在于叶片中间没有黄化斑块和失绿干块。六是与缺硼症的区别。顶腐病中的败育型或空轩型与缺硼症相似,但该病是在多雨、高湿条件下发生;而缺硼一般在有机质少、保肥保水性差、砂性土壤的地块,且长期持续干旱时发生。七是与缺锌症的区别。发病叶片边缘呈褐、白、黄、绿多色相间症状,与缺锌症相似,但缺锌症一般不出现褐色病斑且植株节间明显缩短是与种子质量的区别。有时病株仅表现为呈蒲扇状、雄花扭曲、雌穗小甚至没有雌穗,通常被误认为是种性不纯。顶腐病发病迟时,只是上部几片叶比正常叶片小,顶部扭曲,大部分能自行抽出雄花;如果不能自行抽出雄花,可人工剥开,对产量影响不大。   四、?C合防治对策   1.农业防治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一般杂交种比自交品种发病轻,同是杂交种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