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4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荆(jīnɡ)      旄节(máo) 郓城(jùn) 檠弓弩(qínɡ) B.摈弃(bìn) 更嫁(ɡēnɡ) 汤镬(huò) 乞骸骨(hé) C.属文(zhǔ) 刎颈(jǐnɡ) 陛下(bì) 礼节甚倨(jū) D.吊丧(sānɡ) 渑池(miǎn) 避匿(nì) 连辟公府(b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苦心孤诣 完璧归赵 藕断丝连 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B.坚明约束 所向披糜 坦露心扉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C.屈节辱命 困顿穷厄 哀声叹气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合契若神 锐不可当 婉言辞谢 翻手为云,复手为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②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 ③单于壮其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壮) ④宜皆降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投降) ⑤衡少善属文(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善于) ⑥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擅长,善于)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4.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状语后置) ③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 ④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 ⑤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被动句) ⑥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④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公车特征拜郎中 B.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C.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D.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论儒学的复兴 汤一介 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曾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新的现代儒学必是“反本开新”的儒学,“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礼记·礼运》的“大国”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说“和谐”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理据。特别是《周易》中的“太和”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这就是说,“和谐”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可以称为“普遍和谐”。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如此等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对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 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