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孙院士-分散型研究数据的整合集成模式研究与实践
3)模式三,边提供数据服务、边集成项目研究过程数据 973课题:酸雨形成的机理及其防治 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 中国酸雨的空间分布数据集等 MODIS对地观测数据等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支撑服务 提供了基于1:10万的土地利用数据库生产的中国范围的1km分辨率的数据产品,为大气模式运行提供必要的陆面过程数据集。 提供委托建库服务,开发、定制了专题数据管理系统和网站 4) 模式四,委托建库,实现数据整合集成管理共享服务 5) 模式五,直接承担科研项目数据管理系统建设 在全国几十个研究所、高校设有分中心或数据源点 中科院地环所、东北地理所、西北水保所等 6) 模式六,支持重大工程项目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实现数据集成 中国科学院“日地观测系统”。漠河、北京、武汉、三亚台站 国家发改委重大科学工程,重力监测系统。武汉(九峰) 国家区域功能区划 7) 模式七,共享软件成果,实现共同运行服务 丫了 模式八:提前介入科研项目的立项过程; 模式九:聘请 离退休科学家参加共享建设; 模式十:镜像国际数据网站; 模式十一:直接引进国际系列数据资源; 模式十二:直接承担国家科研计划数据汇交中心。 谢谢! * 。 根据本网提供的MODIS卫星遥感及加工数据,结合地面观测的酸雨空间插值研究了中国酸雨的空间分布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 2001.1 酸雨空间分布格局 分散数据资源整合集成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九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8-05-1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 汇报提纲 一、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概况 二、分散数据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三、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策略 四、分散数据资源整合集成模式 一、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概况 1、定位 作为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首批启动的9个试点之一,于2002年底正式启动,2004年度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属于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中的“基础科学与前沿研究”领域。 一、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概况 2、特点 该项目是目前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唯一以整合、集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学家个人通过科研活动所产生的分散科学数据为重点的建设项目。 一、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概况 3、目标 整合集成分布在国内外数据中心群、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产生的数据资源,引进国际数据资源,接收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生的数据资源,在此基础上生产加工数据产品。健全标准规范和运行机制,通过分布式共享平台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等基础和前沿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4、发展阶段 2003-2005 2006-2008 2009- 国家投入 提高认识 标准规范 国家投入 国家政策、标准规范 需求引导、技术驱动 国家投入 国家政策、标准规范和技术 网络功能吸引 边建设边服务边完善 自愿入网 规定入网 申请入网 5.成效 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己初步建成一个总中心,13个分中心及若干数据源点的分布式数据共享网络;并与国际相关地学数据网络相联;已整合集成了超过10TB的数据资源,形成了一批特色数据产品;初步构建地理科学、人文过程、资源科学、极地研究、固体地球、空间科学、对地观测、海岸近海等8个主体数据库;收集整理了4000多个国际数据资源站点,建立了4个国际数据资源镜像站点。 5成效 地球环境研究所等14个研究所 南京大学等10家高校 古气候、冰川等10家WDC成员 喜马拉雅地区8个成员国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 蒙古科学院 构建地球系统科学联盟 5.成效 总注册人数34,597人。 总访问人次2,447,846次。 提供17TB的数据服务量。 为310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为3,469人次提供了数据定制服务。 ()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科学数据资源有两类: 。行业部门产生的科学数据; 。科研项目产生的科学数据。 在科技资源整合集成共享中,都是重要的数据资源,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有不同的方式。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2、数据拥有者对于共享的态度 本人在研项目的数据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项目积累的研究数据共享后的物理安全? 数据共享中的产权安全如何保证? 对于本项目数据的管理和增值有何益处? …… 二、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3、数据拥有者参与共享的困惑 已有数据整理的成本费用? 本项目数据整理和数据库管理的技术支持? 数据共享前的标准化处理工作? 数据共享的技术门槛是否很高? …… 三、分散数据资源整合策略 1、顶层设计:面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