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间最浪漫的相遇与最美的际遇都莫过于此
世间最浪漫的相遇与最美的际遇都莫过于此
民俗道艺腾讯道学孟淅2016-06-06 16:18
[导读]抛开宗教说法,即使今天的人类依然无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但就理论而言道教的“浪漫情怀”并非是虚妄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然生命都没有必死的理由;所以生命科学对此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文/孟淅
在中国,古往今来将美与浪漫主义情怀阐释到极致、发挥到极致、影响到极致的唯有道教,以及那些有道之士。
一、无与伦比的浪漫情怀
1.谁说“不敢为天下先”
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宗教都在解决人们死了之后去哪儿的问题时,唯有道教在千年之前就冲着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去——长生久视。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这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这是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更是科学探索的终极目标之一。
唯有道教在千年之前就冲着人类的终极关怀而去——长生久视。(资料图)
宗教是人类“对于人以外的力量之信仰”,使之相信这种力量能够对人或社会产生影响、改变其命运。故而作为形而上的工具,我们通常用其面对人类最大的恐惧、解决最大的疑惑——生死(浅层次)及生命的起源与去向(深层次)问题。因此向死而生即是万物的宿命,而“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由生而长、由盛而衰、由衰而死的生命规律便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客观公平的“公道”,这是人类社会的共识,也是道教核心“道(宇宙规律)”的体现。可道教还有一句话:“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还讲“长生久视”、“白日飞升”、“得道成仙”等等,让人们立足当下于今生今世就能实现人类的终极关怀。这是在逆天吗?简直太浪漫了吧!道教与其他宗教一样,阐述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及规律;可不同的是道教在阐述了“道(宇宙规律)”以后还教你如何从掌握规律到改变规律,这种改变不是“倔强”的与众不同、更不是荒诞的突发奇想,而是对生命本质各层面(身、心、灵。)孜孜以求得升华的证道与实践。
2.人一定要死吗?
不错,道教没有仅仅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而博人眼球,她是从理论体系、实践(修行)方法一以贯之的提出目标并付诸行动的。丹道功法、医学数术等等为此创造了无比壮阔的生态空间。抛开宗教说法,即使今天的人类依然无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但就理论而言道教的“浪漫情怀”并非是虚妄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然生命都没有必死的理由;所以生命科学对此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因为每一个人的自然生命都没有必死的理由。(资料图)
道教之无与伦比的浪漫情怀,道教之有始以来为人与天地宇宙“合于道”进而得到升华的匠心独运,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人类终极关怀的发展目标,且以历代高道大德前赴后继的努力实践,向生而生,挑战甚至藐视万物本不可逆的规律——死亡得自信和雄心壮志令人深深折服!
二、“自圆其说”的承上启下
1.有道之士是指道士或道教徒吗?
唯有简述了道教无与伦比的浪漫,才能回归到人、回归到有道之士“只可自怡悦”的美上来,进而“自圆其说”的关照本文题目,凭什么讲“若说世上最美的相遇,莫过于您的身边有位有道之士”;我为何不说“若说世上最美的相遇,莫过于您的身边有位道士或道教徒呢”?
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范畴——“意境”说,受道之思想影响最为深刻!(资料图)
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范畴——“意境”说,受道之思想影响最为深刻!何谓意境?即指在思想、文学、艺术乃至生活日常中人们抒情性地表达呈现出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意境空间;这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它完全符合大道“有无相生、虚实相形”的特性;如书画艺术中的丹青留白,如诗词意蕴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又如人事往来中的点到为止等等。因而,国人乃至今日的审美意趣依旧或多或少存有“道”所赋予美的内涵及审美的方式、方法;这是中国人关于美的传统,更是一种传承;所以有道之士所指是谁不言而明——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
2.多余但必要说的话
走近道、走近道教,不仅要“忆往昔”,更要“看今朝”;不仅要看“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教理教义,更要务实到“问渠哪得清如许”的道长、道教徒及对道文化感兴趣并践行于自己生活中的这群人里去,方能相对的窥得全貌。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文化说通俗一点,即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人与人生活方式的不同,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文化的差异,大到群体诸如民族、地区、国家皆是如此;相对而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所以不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差异之别;人类社会有共同经历的文明时期,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却也有多元共存的文化,如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那么道文化浸润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何特殊呢?
:“道中有道,教中有教”(资料图)
龚鹏程先生在其《道教新论》一书中谈及道教用了八个字概括:“道中有道,教中有教”,因道教自身的包容性(多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闽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期中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心电图基本常识共107张PPT.pptx VIP
- 《工程热力学》全册教学课件(共14章完整版).pptx
- 汽车租赁服务组织实施方案.docx VIP
- 电工作业考试(防爆电气)习题库(第2部分).pdf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有机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pdf
- Unit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learn (教案)-2021-2022学年英语五年级下册.docx
- 【开题报告】中小学跨学科综合教学实践研究 .docx
- 2016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编制说明.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