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筏板基础桩基承台PPT
三、筏形基础;;;(a)平板式;(b)、(c)梁板式;(一)筏形基础
1.概念
当建筑物上部荷载大,而地基又较弱,这时采用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已不能适应地基变形的需要,采用筏板基础。
2.分类
(1)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
;*;*;*;*;;;(2)梁板式按梁与板的相对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组合形式的筏板基础:
“高位板”( 梁顶与板顶一平)
“中位板”( 板在梁的中部)
“低位板”( 梁底与板底一平);(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 筏板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利用平面图把所有信息
都表达在平面图上形成平面注写方式,特别复杂的辅
以截面注写方式。
梁板式筏形基础一般规定
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构的柱、墙平面一起绘制。
应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注明筏形基础平板的底面标高,并与结构层高保持统一,以保证地基与基础、柱与墙、梁、板、楼梯等构件按统一的竖向尺寸进行标注。
当梁板式筏形基础的基础梁中心与建筑定位轴线不重合时,应标注其偏心尺寸。
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将其分解为基础梁和基础底板分别进行表达。;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编号
;
3.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
的平面注写方式为:
具体内容如下:
基础平板编号
截面尺寸
配筋
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相对于筏形基础平板底面标高)
; JZL和JCL集中标注具体规定如下:
(1)注写基础梁编号
(2)注写基础梁截面尺寸。以b×h,表示梁截面宽度与高度。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
c2为腋高。
(3)注写基础梁的配筋
1)注写基础梁箍筋
①当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写在括号内)
②当采用两种箍筋时,用“/”分隔不同箍筋,按照从基础梁
两端向跨中的顺序注写。先注写第1段箍筋(在前面加注箍
数),在斜线后再注写第2段箍筋(不再加注箍数)
; 2)注写基础梁的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
①以B打头,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联,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
②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值。注写时用分号“;”将底部与顶部纵筋分隔开,如有个别跨与其不同,按原位注写的规定标注。
③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④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基础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
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
当需要配置抗扭纵向钢筋时,梁两个侧面设置的抗扭纵向钢筋以N打头。;(4)注写基础梁底面标高高差
有高差时:如“高板位”与“中板位”基础梁的底面与基础
平板底面标高的高差值。
无高差时不注:如“低板位”筏形基础的基础梁。
;梁板式筏形基础;JZL和JCL原位标注具体规定如下:
(1)注写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系包括已经
集中注写过的贯通纵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1)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2)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
筋相联。
; 3)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需在支座
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
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
4)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
贯通纵筋相同时,可不再重复做原位标注。
5)加腋梁加腋部位钢筋,需在设置加腋的支座处以Y打
头注写在括号内。
; (2)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
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反扣)
吊筋相同时,可在基础梁平法施工图上同一注明,少数与统
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标注。
(3)当基础梁外伸部位变截面高度时,在该部位原位注写
b×h1/h2,h1为根部截面高度,h2为尽端截面
文档评论(0)